缘在商城|商城县论坛——河南省商城县人的网络家园(商城县门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楼主: 大中原

[其他] 欧阳询--心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7 14: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这里可以看出,这封信是赵孟頫替他老婆写的,
    赵孟頫的字“子昂”,
    “道”字由“子”字修改而来,“升”字是由“昂”字修改而来
    由于赵孟頫写的兴致勃勃,不小心题了自己的名字上去,因为这通手札写的太漂亮了,自己也不舍得毁弃,便在名字上略作涂改。(掰了)

    05.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4 10:56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人在边缘 发表于 2011-10-7 14:08
    这里可以看出,这封信是赵孟頫替他老婆写的,
    赵孟頫的字“子昂”,
    “道”字由“子”字修改而来,“升” ...

    大师,这次我真的猜对了,昨天看你发的他老婆的这个信,看着字迹很眼熟啊,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以为,两口子生活久了,形意想通,就像夫妻相一样,字迹也会逐渐相近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果然是赵孟頫写的!!

    呵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5 10:10
  • 签到天数: 57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0-9 18: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焦作市
    波罗蜜心经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10 14: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东哲图文 发表于 2011-10-9 18:23
    波罗蜜心经

    应该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可以理解成“大智慧”,因为汉语“智慧”二字不能表达“般若”的含义,故不翻译
    波罗密多:可以理解成“到彼岸去”

    简单理解:开启无上大智慧,达到彼岸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10 1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人在边缘 于 2011-10-10 14:37 编辑
    大中原 发表于 2011-10-9 09:16
    大师,这次我真的猜对了,昨天看你发的他老婆的这个信,看着字迹很眼熟啊,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以为,两口子 ...


    知道老赵何许人也?
    小时候听评书《杨家将》,里面有个8王赵德芳,老赵就是他的后人。

    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也.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掰了)

    中国绘画史上的关键人物
    确立了元代绘画艺术思维的审美标准
    书画诗印四绝
    才气英迈,神采焕发
    荣际王朝,名满四海

    元朝第一大帅哥!
    死封魏国公,谥文敏.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10 15: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人在边缘 于 2011-10-10 15:03 编辑

    说到赵孟頫,就要说另外一个人-------傅山
    为什么呢?因为如此牛逼的赵孟頫,是傅山最看不起的人。

    傅山(1607-1684) 明末清初名医 文学家 书法家  字青主、侨山、公它等。号朱衣道人.山西太原人

    崇祯年间曾以一介布衣,发动诸生数十人上书为山西提学袁氏讼冤,勇挫阉宦权奸,后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后,又与顾炎武等人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并曾被捕。在狱中“抗词不屈,绝食数日,几死”
    乾隆年间,朝廷开设博学鸿词科,傅山时已七十二岁,地方官逼其进京应试,他称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门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试,特封“中书舍人”放还,他既不谢恩,亦不接受,出京时,送行者途为之塞,其性情志节可见一斑。

    处于董赵书风笼罩书坛之际的傅山,也曾学过赵孟頫,但后来对赵字贬斥得很利害。“予不极喜赵子昂,薄其人而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盖自《兰亭》内稍变而至此与时高下亦由气运,不独文章然也。”(

    傅山讨厌老赵没气节,写的字是“奴书”
    傅山提出著名的“四宁四“,估计就是针对赵孟頫的.

    宁拙毋巧
    宁丑毋媚
    宁支离毋轻滑
    宁真率毋安排

    大意:
    宁追求古拙而不追求华巧

    宁可写得丑些,也不取悦于人、有奴颜婢膝之态。

    宁追求松散参差,也不轻佻浮滑。

    宁可信笔直书、无需顾虑,也不要描眉画鬓,装饰点缀,搔首弄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4 10:56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2: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地方官逼其进京应试,他称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门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试,特封“中书舍人”放还,他既不谢恩,亦不接受,

    -----------清朝也真没叠个吊调,给一个造反派硬强塞一顶高帽子,人家不斗,硬抬着去,哈哈哈

    清朝为了收拢汉朝名流的心,服务态度真是做到了极致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11 12: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人在边缘 发表于 2011-10-10 15:01
    说到赵孟頫,就要说另外一个人-------傅山
    为什么呢?因为如此牛逼的赵孟頫,是傅山最看不起的人。

    《七剑下天山》《书剑恩仇录》里牛逼高手就是他。

    乾隆应该是康熙。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11 15: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偶卖糕的 发表于 2011-10-11 12:30
    《七剑下天山》《书剑恩仇录》里牛逼高手就是他。

    乾隆应该是康熙。

    是他,金庸真是厉害,无所不通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11 16: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人在边缘 于 2011-10-11 16:35 编辑
    大中原 发表于 2011-10-11 12:01
    地方官逼其进京应试,他称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门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试,特 ...


    秉烛起长叹,
    其人想断肠。
    赵厮真足奇,
    管婢亦非常。
    醉起酒犹酒,
    老来狂更狂。
    斫轮馀一笔,
    何处发文章。

          ------   傅山.    秉烛(这里可以看出,傅山已经能够理性看待赵孟頫了,诗中肯定了赵夫妻两的奇、非常。后几句也基本表示了理解)




    赵孟頫是大宋宗室,赵宋王朝的后裔,他在元朝位居一品、人中龙凤一时俊杰,但是到底是食敌俸禄,他内心是极度痛苦和内疚的。赵孟頫的痛苦并不在于他的怀才不遇,而是压在他身上的儒家道德规范。
    齿豁童头六十三,
    一生事事总堪惭。
    唯馀笔砚情犹在,
    留与人间作笑谈.

    牙齿和头发都已经掉光了,在自己六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中,除了书画尚可聊以自慰外,其他一事无成,令他感到惭愧 , 感慨万千。
    赵孟頫夫妇,一度潜心于佛家以期解脱.
    他的痛苦,只有管道升能知,管道升病逝,给赵孟頫致命打击心力交瘁无疾而终,享年六十九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4 10:56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8: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人在边缘 发表于 2011-10-11 16:33
    秉烛起长叹,
    其人想断肠。
    赵厮真足奇,

    诤友?往往最了解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恰是我们的敌人,在多年的斗争恩怨中,逐渐深入内心,浸入思想,后来殊途同归达到道的想通。

    这样的亦敌亦友的很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4 10:56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8: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本帖最后由 大中原 于 2011-10-11 18:40 编辑

    同志为友,同门卫朋

    朋的甲骨文原意为凤凰高飞而从鸟相随,是为朋;

    而友的汉字起源为两只右手,两只右手相握,才算友,想想都别扭的,如果是一左一右两手相握,那还算个事;两只右手,多别扭啊,是不是原意说明,朋友之间就应该有些小摩擦的哩,呵呵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12 11: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人在边缘 于 2011-10-12 11:11 编辑
    大中原 发表于 2011-10-11 18:35
    同志为友,同门卫朋

    朋的甲骨文原意为凤凰高飞而从鸟相随,是为朋;


    不对,“朋”字在甲骨文、金文时期是个象形字.
    指古代货币单位。五贝为一朋。一说两贝为一朋,也有说十贝为一朋的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诗·小雅·菁菁者莪》
    看图:

    01.jpg

    这个是甲骨文的“朋”,是不是很像用绳子串起来的贝壳?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10-12 1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本帖最后由 人在边缘 于 2011-10-12 11:10 编辑

    甲骨文、金文后来演变成小篆,这时候才有了:
    《說文》古鳳字.古文鳳。象形。鳳飛,羣鳥从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


    02.jpg

    小篆“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4 10:56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2: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本帖最后由 大中原 于 2011-10-23 10:26 编辑

    人人都知道西泠桥边的苏小小,却不知道孤山脚下的冯小青。今天受5姐指点,了解了一下,女才人多啊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冯小青生于富贵之家,十岁时一老尼口授《心经》,她过耳成诵,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唉,千古情长,终归化一抔黄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4 10:56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10: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交际似浮云,欢情如流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4 10:56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14: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本帖最后由 大中原 于 2011-10-23 15:04 编辑

    章太炎故
    居里面的介绍中有很多错别字,唉

    2011-10-23 13.36.08.jpg


    相信你已经看到是哪个错字了吧,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4 15: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大中原 发表于 2011-10-23 14:42
    章太炎故
    居里面的介绍中有很多错别字,唉

    求解,哪个字错了?
    看了两遍,个别句子不太顺畅,意思基本都能表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4 15: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大中原 发表于 2011-10-23 14:42
    章太炎故
    居里面的介绍中有很多错别字,唉

    国学大师章太炎征婚为何只要湖北女子?(转)

       辛亥革命后,在当时北京地区影响很大的《顺天时报》曾登出一则《征婚启事》,启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其内容大抵有五条:  (一)鄂女为限;
      (二)大家闺秀;
      (三)文理通顺;
      (四)不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
      (五)有从夫之美德。
      这则启事一出,社会舆论哗然。
      一则,章太炎可能是最早敢于登报公开征婚的社会名流;二则,章氏点明只娶鄂地女子为妻,让人大惑不解。
      章太炎,浙江余杭人士,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国学大师,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诨名“疯子”的名流,其狂傲直率的秉性堪比三国时期“一代狂士”祢衡。他曾骂过康有为、袁世凯、黎元洪乃至孙中山、黄兴,不时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章太炎的原配夫人王氏于1903年(亦有说是1902年)病逝后,便一直鳏居。辛亥革命后,章太炎经不住朋友们的屡次三番劝说,便有了再娶的念头,于是就干脆公开登报征婚。
      曾有好友问章太炎的择偶标准,他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
    据说这则《征婚启事》的后两条是章太炎事后修正的,起先则是说“夫妻平等,夫死可改嫁,不合可离婚。”这在当时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其实,章太炎在武昌期间,曾相中艳丽风流的汉阳新女性吴淑卿,还私下托黎元洪做大媒,殊不知吴氏正跟黎元洪打得火热,黎元洪自然含糊其辞地把章太炎打发了。
      章太炎最终所娶的如夫人汤国黎却并非鄂女,而是浙江桐乡乌镇人,只是在其七岁至九岁间随家父投靠在汉口做生意的叔叔,算是在鄂地生活过两年。章太炎与汤国黎的婚礼,于1913年6月在上海举行,由蔡元培作证婚人,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均前往道贺。是年章太炎45岁,汤国黎30岁。
      那么,章太炎的《征婚启事》为何指明“以鄂女为限”呢?
      一说是章太炎认为“鄂地首义之区,女子亦殊不凡”;二说便是“湘女多情,鄂女多音”。 “湘女多情”应该跟湘妃竹相关,自然是指舜帝在南巡中驾崩后葬于零陵,他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千里寻夫,泪洒湘竹。故后世即有“湘女多情”之说。
      “鄂女多音”则让人颇为诧异。相传,1914年章太炎赴京被袁世凯软禁时,袁世凯曾好奇地问章太炎:“何以非鄂女不娶?”章太炎回答道:“湘女多情,鄂女多音。湖北人语音之中,保存着许多古音,而本人正是研究古音的,若有鄂女应征,自当结秦晋之好。”
      这则传闻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鄂地语言中遗存着古楚方言词汇却是实情,作为语言学大师的章太炎,当年曾一度主张以武汉音为汉语的标准音。民间还有戏言曰:“武汉话差一票便成国语了!”指的是当年投票决定谁为国语时,黎元洪忽内急猫在厕所半天未出,因而差了一票。戏说毕竟是一种趣话,但章太炎酷爱鄂地语音应该不假,以至于想娶个鄂女天天听着湖北话。或许曾在汉口生活过两年的汤国黎还记着若干汉腔汉调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0-24 16: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注音符号Mandarin Phonetic Symbols),旧称注音字母,以章太炎的记音字母作蓝本的汉字标音符号,1912年由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发布。
    注音符号经过百年演变,现有37个(声母21个,韵母16个),中国大陆自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后停止使用,只在主要的汉语字典工具书中保留使用。

    小时候字典上见过,现在谁会这玩意儿,台湾人用的手机和键盘都有!

    注音截图2011102416123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商城县论坛 ( 豫ICP备1903966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2402000165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hwxwb@126.com 举报电话:037161530168

    GMT+8, 2024-6-26 11:24 , Processed in 0.468724 second(s), 2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