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在商城|商城县论坛——河南省商城县人的网络家园(商城县门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查看: 2048|回复: 6

[原创] 我就这样被你征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20 03: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秋水 于 2010-8-20 13:41 编辑

题记:文明需要暴力推进是不是历史的必然?当然这个论题不是秋水要解决的,也不是秋水能解决的,秋水只是为写点东西而写。各位未卜先知的是秋水写这样的东西一直都是瞎扯蛋,这次也不例外。
————————————————————————————————————
     先古时期人们为了交配和食物,时常发生战争。为了争夺某个很能生孩子的女人,为了争夺某样可口的食物,想打就打。那个时候也没所谓的王法,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死人。后来神农氏发明了农耕技术,带领害怕战争的人们开始过起了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生活。据说这种生活延绵了两千多年。你说烦不烦,生活上起不了一点波澜。
    一旦厌烦了这种毫无趣味的生活,神农氏逐渐衰微。所谓时势造英雄,黄帝、炎帝、蚩尤成长起来。这三个部落各有特长,黄帝会造车、炎帝会酿酒、蚩尤会制青铜器。蚩尤用青铜的时候,炎黄二帝还在用祖传的木头和石器,加之蚩尤部落气候湿润多雨,土地肥沃,自然相对富庶。
    有一天蚩尤突发奇想要弄一辆车来装点一下他的身份,便派使团扛着令他骄傲的特产青铜农具前往黄帝部落进行交换,另派了一支配备青铜武器的战士押镖。他决没想到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会引发一场战争。蚩尤的使团刚刚抵近黄帝部落,黄帝以为大敌来犯,急忙驾上羊车请炎帝协同作战。炎黄二帝结成联盟,蚩尤的使团自然被打跑。丢了那么多东西不算,使团还被打了一头疱回来,蚩尤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召集队伍赶制兵器长驱直入杀向黄帝部落。
    殊不知,此时炎帝为感谢黄帝送给他一批车子回赠黄帝几车果酒,两人正在黄帝的部落里饮酒高谈,商讨两个部落合并。在这个不恰当的时间和不恰当的地点,对蚩尤来说就是个悲剧。   
    炎黄二帝带兵冲了出去,于是在涿鹿与蚩尤交上了手。炎帝首先冲了出去,结果因为驾车技术尝不过关又兼酒力发作,只得退回休息。黄帝呵呵一声,羊车一振,冲将出去。蚩尤手持长戈块然挺立,却不小心被黄帝的公羊撞倒。蚩尤顺势一滚挺戈便刺。公羊咩地一声,拖着车子就往回跑。主帅回撤,队伍也跟着跑了。炎帝立即驾车再战,头羊一动,其它羊车也跟着跑了出来。蚩尤定睛一看眼前一片羊车,如同白云一般涌来。他灵机一动燃起大火,瞬时浓烟滚滚。黄帝的羊车和黄帝送给炎帝的羊车看到火光,顿时兴奋起来挺起犄角往火堆里窜。蚩尤大惊失色迅速奔向涿鹿山。蚩尤跑得越快,公羊追得越急。羊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不停的颠簸,炎帝晕了车,哗地吐了一地。公羊跑得正有些饥饿,眼前突然出现食物,于是后羊推前羊争抢食物。这样一来羊车自然越跑越快,而炎帝越吐越厉害。炎帝在前越吐得厉害,公羊自然也越跑越觉得有希望。于是就这样炎帝不停的吐,公羊不停地跑。蚩尤只有疲于奔命,逃至桑干河边欲通过干涸的河床过河进入开阔地带再行决战。蚩尤却不知道在蚩尤部落多雨的六月,正是桑葚成熟时节。桑干河,桑干河,桑葚成熟时就会干的河。哈哈……黄帝暗自大笑。
      蚩尤更不知道为保证羊群饮水,黄帝在河上筑有堤坝蓄了大量的水。黄帝拼命地将公羊勒住,呵呵一声,所有羊车嘎然而止。
      蚩尤也确实跑饿了,见羊车停止了追击,便令队伍在平坦干涸的河床上休息吃饭。战士也确实是饿了,这一顿饭从日薄西山一直吃到月上高山。借着稀薄的月色蚩尤看见黄帝炎帝带着队伍驾上羊车返回。他这才放心大胆的睡去。蚩尤在迷蒙中梦见西方最亮的一颗星突然像浇铸铜戈时溅起的火花,随后便风雨大作电闪雷鸣。蚩尤惊醒,这时他看见洪水托着月光卷着泥沙奔涌而来。他仍然不知道黄帝已经掘开了“应龙高水”。他怀疑自己仍在梦中,更怀疑这是一场上天给他弹奏的一曲天乐,是那样的雄浑那样的壮观,层层叠叠时明时暗的浪,由小及大由远及近的声音,时而急躁时而低沉。如同烹烤着的野猪的油脂掉进篝火,火光耀眼;如同刚出范投进冷水淬火的青铜戈,黑白分明。就在蚩尤犹豫的一刹,涿鹿之战,蚩尤兵败流血漂杵,黄帝擒而杀之。
     这个结局导致的结果是鲜明的:华夏三祖至此只有炎黄二帝,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变。
     炎帝黄帝自然要庆贺一番。当初炎帝认为自己会酿酒,并因为自己晕车呕吐引发公羊奋蹄踩杀蚩尤威风。黄帝也是认可他这种说法的。可打完蚩尤,缴获了蚩尤的“黄酒”黄帝立即否定了炎帝的定论。本来灭掉了蚩尤,两个人应该继续心平气和就着友好的气氛的边喝酒边谈两个部落和合并有关事项。可谈着谈着就扯到酒的好坏上来。炎帝当然认为果酒好,黄帝认为“黄酒”好,两个人互不相让。就要用互相提问的方式来决胜负,赢家在饮水用的木具“阪泉”上放一块雕琢精美的玉石,水自然就流向重的一端,谁面前的土池先满谁就出任炎黄部落的首领。可是黄酒的后劲太大,黄帝谈着谈着便睡着了。炎帝自然赢得了胜利。黄帝酒醒后否定了这个结果。炎帝自然也不善罢甘休,既然文明的方式行不通,那就打。炎帝和黄帝各自调来大兵大打出手开战。 以黄帝获胜而告终,司马迁后来说:三战,然后而得志。  
     这个结局导致的结果同样是鲜明的:华夏三祖,至此只有黄帝一个人说了算,华夏似乎开始由文明时代转向野蛮时代。
    ……………………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0-7 10:46
  • 签到天数: 160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0-8-20 06: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野蛮时代是谁力量和智慧取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 12:24
  • 签到天数: 6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8-20 13: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字太密了,没有看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22 09: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焦作市
    亦真矣幻,但意味深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6 08:35
  • 签到天数: 14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8-23 19: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老哥仨原来是这样掐架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27 1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
    期待秋水老师的新文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02: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汕头市
    本帖最后由 秋水 于 2010-9-6 09:24 编辑

    附一:旁观者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宝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据说这是商山四皓的作品,名曰《紫芝歌》。刘邦得天下后请他们出山做官,四皓带着傲慢的态度对刘邦说: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简而言之他们是抱怨:大同世界已经毁掉啦,我还出去做什么啊?你乘着四匹高头大马拖着的马车,顶着威武的华盖而来,叫我们这些追求和平的老头如何放心得下?
            不知刘邦当时是什么心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刘邦没有毁灭他们的肉体来阻止他们的议论,否则他们也没法活到八九十岁。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八九十岁了,也蹦不了几年了,刘邦才没杀他们。倒是我读到这首歌时是很担心的,因为此前秦始皇已经用“焚书坑儒”对他的皇权进行过最鲜明的解释。是真是假不论,史书言之凿凿为证。刘邦没杀他们,他们于是继续结茅山林,日观白云,夜视星辰,听风沐露,何其快哉!
            商山四皓者,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光看这四人不足为奇。
            宋代宰相张商英却不经意的透露了这四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人生最后时刻的一段悲剧。
            张商英在重印《素书》时序说: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
            这是一个重要的消息:黄石公,即是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崔广,世称黄石公。作《素书》传子房。子房是谁?子房就是刘邦的谋臣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得到宝书仅只用其之一二,便为刘邦处理了很多棘手的事情,可见其书神通广大。
           这几个老人脾气如此倔强,又清风高标,却也在黄石公的大智慧里摔了个大跟头。
           话说刘邦登基后,立刘盈为太子,但他又觉其懦弱欲废之。吕后眼看着自己的亲骨肉的屁股将与龙床无缘,怎么不急?此时张良请出商山四皓为太子助阵。刘邦与太子宴饮,忽见其背后出现四个白发老人,一问得知是商山四皓,顿时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刘盈保住了太子的地位,可是一旦刘邦驾崩,刘盈为汉惠帝,终因其手腕欠铁而致大权旁落,吕后专权。四个老人更没想到吕后竟把她的竞争对手戚夫人做了“人彘”,其恐怖程度如何不一一赘述。 这一晚节不保事件,使四皓由隐者而沦为旁观者,这个牺牲是巨大的,也是痛苦的。这四个白发老人又像白云一样跑回山里。
           如果我说黄石公是最早的间谍,也大概不会错的。他通张良向刘邦传递了他的思想,又通过张良搜集了关于刘邦的情报。后来黄石公用他的计谋将其他三个决心不问世事的白发老叟拉进朝中做官。可是面对吕后的绝杀,黄石公幡然醒悟,智慧抑或谋略只适宜磊落坦荡之士,一旦动起手来狗屁不是。他旋即带着几个老哥们逃之夭夭。以他们的高龄,就算身体强壮,要想达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状态肯定是勉为其难的。然而在这场逃亡中没有一个人掉队,可能是黄石公提早做过相关功课。
           几个人没留下任何口风,一跑了之。张良手拿《素书》思潮起伏,偶尔翻书但见: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张良顿时大汗淋漓,以有道应无道,结果可想而知,于是他也托病隐入白云山中幻化而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商城县论坛 ( 豫ICP备1903966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2402000165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hwxwb@126.com 举报电话:037161530168

    GMT+8, 2024-6-16 04:01 , Processed in 0.088063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