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在商城|商城县论坛——河南省商城县人的网络家园(商城县门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2347|回复: 0

[投稿] 难忘黄柏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 14: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难忘黄柏山

人生中有许多可记而不可灭的东西。
---题记
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应该有许多值得记住,值得回忆的时光。几次黄柏山之行,是我人生记忆中值得留住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第一次到黄柏山,是在认真贯彻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大力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年代。当时县里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去黄柏山林场慰问演出。从长竹园公社出发,第一天步行到药铺大队夜晚演出一场折子戏和小节目,第二天一早,我们每人挑上队里分配的东西(服装、道具、背包等),踏上了去黄柏山林场的山间公路。路上经历了一件让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事情。在路途休息时从大山上下来了一位背着一大捆松枝的老妇,头发几乎全白了,手拄一根竹竿,大约在七十岁以上,见到我们停靠在山坡边有一捆长短道具枪支、红缨枪,脸上立刻出现惊恐,放下松枝往山上匆匆走去,同行的公社干部老吴叫住了她,用我们听不太清楚的山里土话进行了解释,老人才放下心来。突然,老人向我们问道:热咱(土话,这时候、现在的意思)是哪一朝,万岁爷是哪个?这时候该我们一脸惊愕,满头雾水发了懞。后来听老吴介绍,才知道这位老太太已七十多岁了,山里生山里长,结婚生子,几十年里连所在黄柏山大队都没去过,更不用说走出大山了,难怪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还没到达场部(当时的场部在现在的大廟),一大片碗口粗的毛竹园使我们顿时消除了路上的疲劳。场部门口两棵千年银杏树和一对硕大的石狮子让我们惊叹不止,在那个年代,这些东西在城关是绝对看不到的。场部是两进层的,最后边是一幢木制结构的两层办公楼,院内有南北相对的两排房屋,北面靠西好像是一个木料加工厂,专门加工生产什么犁底、耙方等半成品。
山里人好客,林场的同志更好客。我们在林场住了四天,演出了一场现代戏《沙家浜》,两场其他文艺节目,其中包括采访后专门编排的一些表扬、表现一线林业工人的节目,很受林场的同志和附近农民的欢迎。那时林场还没有电,演出是用我们自带的“汽灯“(一种用煤油作燃料,靠充气后点燃纱灯罩的照明工具),林场大院里每晚早早地坐满了人,演出后很多人迟迟不愿离去,再后,就是人们点燃带来的自制火把,互相呼喊着名字,形成一条条火龙,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向四面八方散去,看得我们甚为感叹。
第二次到黄柏山是在“农业学大寨”的日子。县里让县文工团(由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更名为文工团)和学大寨工作队一块深入农村进行宣讲。我们又从长竹园公社出发,拉着六辆经过改造后又宽又长的人力架子车,经枣木塝、药铺、百战坪等几个大队,每晚演出一场,几天以后,我们终于将板车拉到了黄柏山林场。住在林场边一座刚盖好的两层木楼上,白天深入生产队(现在的居民组)参加劳动,同时宣传、讲解、发动学大寨,晚上在林场(大廟)门口进行文艺宣传演出,大都是学大寨内容。在黄柏山住了三天,经过协商,湖北省麻城县三河区和狮子峰林场那么敲锣打鼓地把我们请了过去,要求按照这边的做法宣讲。那时两省之间还没有公路相通,我们沿着山上能走自行车那么宽的路向湖北出发(当然,所有服装道具等等都由他们派人挑了去),站在一块北面刻有河南,南面刻有湖北字样的省界碑边,我们领略了“一脚跨两省”的味道。同样,我们在区、乡和狮子峰林场各进行了一场宣传,很受当地干部群众欢迎。
时光似水,光阴如箭,转眼到了一九九六年。全省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当时我负责县里具体工作。经过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黄柏山林场可以进行独立考试。和县林业局相关同志一起,我第三次来到了黄柏山。林场场部这时已从大廟迁到了现在的地方,只是大门朝北开,门楼也没现在气派,两扇大铁门,进入院内有一座三间屋的教室,若大的院内存放了几大堆木材,工人们忙碌的来回装车,不时有装满木材的大卡车出入,几排整洁的房屋和一幢办公楼显示出了新场部的气派和生机。场里的同志为考试作了充分准备,把能集中的人全集中了,分散的林点相对集中,具体操作的同志更辛苦,第二天早上不到八点,就骑摩托车往林点分卷子,最远的到了达权店的梅河林点,直到晚上八点才赶回场部。我们驱车去了大廟、界巴冲、大牛山和几个没记住名字的林点,车在运送木材的林间公路上左转右拐,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悬崖,小司机的车技很好,还不时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我当即戏说,你的实际操作我给优秀,真应该让全县的汽车驾驶员都到这来路考,请你当评委。
如果说前两次因为工作太忙,无暇领略黄柏山内在风光的话,我对黄柏山的印象是:这里是山高水恶,田少路险,整个大山里面是贫穷、落后、闭塞,甚至还有些愚昧。农民们缺少文化,缺少知识,渴望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而这一次,我则听到了林海的松涛声,看见了天池的竹林神韵,也见到了现在已开发出,但在当时很原始的黄柏山大峡谷。我真正体验到了我们黄柏山林业工人的执着、艰辛、寂寞圆几十里的大山,防火、防盗、间伐、补种、运输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远离了家庭,远离了亲人,一部收音机,一部林区内部的手摇电话,让他们贡献出了青春年华,贡献出了全部人生。他们是平凡而又默默奉献的人,是我们值得尊重和尊敬的人。
后来我又多次陪同外来的领导、友人、同行们到过黄柏山,每次都感觉到了黄柏山的新变化,新起色。国家森林公园的规模已经形成,法眼寺大廟也正在重新修建,天池至息影塔15公里的柏油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山上修建了数幢农家乐旅游别墅,林海、天池、息影塔、大峡谷、铜锣湾瀑布等等美丽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旅游已成为黄柏山的经济支柱,带领着山里人奔上小康之路。
啊!美丽的黄柏山,神奇的黄柏山,黄柏山人乃至整个商城人民正在用商城精神和商城干劲开发建设着黄柏山,将会让这颗大别腹地的明珠,闪烁出更加璀灿的光彩。

后记:当我给这篇文章划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我想到了当年我们一起去到黄柏山的领导和同志们,虽然他们中间有人去了外地工作,或有人留在了商城,我希望他们能够想起黄柏山,记住黄柏山,宣传黄柏山,推介黄柏山,也算了却了我写这篇文章作为引子的心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商城县论坛 ( 豫ICP备1903966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2402000165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hwxwb@126.com 举报电话:037161530168

GMT+8, 2024-6-2 14:31 , Processed in 0.07313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