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在商城|商城县论坛——河南省商城县人的网络家园(商城县门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3902|回复: 4

[游记感悟] 悲痛!鞍山女驴友爬山不慎坠崖,当场遇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17 21: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商城户外 于 2020-11-17 21:34 编辑

悲痛!鞍山女驴友爬山不慎坠崖,当场遇难

小路 两步路 今天

01
男子攀岩失足坠落殒命
11月13日上午,在金普新区大黑山风景区“老鹰嘴”下的一处峭壁,一名中年男子攀岩时,失足从10多米高处坠落不幸遇难。

有过多年大黑山攀岩经历的朱先生说,事发岩壁异常陡峭,每年都有大量驴友前来此处攀岩。

据了解,当天共有10多人一起到这处岩壁攀岩,而这些人分成了两拨,一拨人走的是通常的攀岩路线,这条线路有现成的着力点,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而遇难男子所在的一拨人并没有走这条路线,而是走了另外一条更加危险的线路。
当时,这名男子攀爬到十多米的高度时,意外发生了,男子失足从峭壁上掉了下来……事发后,有人拨打了报警和急救电话。急救人员赶到时,确认男子已经当场身亡。

02
鞍山女驴友爬山不慎坠崖,当场遇难

11月14日中午12点半左右,一位女驴友在攀爬上石桥附近的野山时失足跌落,同行人员求助鞍山蓝天救援队救援,不幸的是这名女子最终罹难。

据了解,14日天气晴好,一名中年女子与多人结伴,从上石桥附近上山。在攀爬山峰时不慎失手,从50度左右的陡峭山道上滚落,浑身多处受伤并失去意识。

同行人员根据附近的标识,呼叫了公益组织鞍山蓝天救援队。

一名同行的户外团成员介绍,当时女子跟随同伴爬山,在攀爬过程中一脚踩空,从山坡滚落,同行人员赶到她身边呼叫时,女子已没有意识了。
当天下午1点41分蓝天救援队接到驴友求助,一个小时后,32名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带着专业救援装备赶到出事地点附近集结,随后沿着求助者告诉的区域进行搜索。

下午3点爬至女子摔伤现场,他们对这名女子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发现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随后经过赶来的医护人员和民警再度确认,认定该女子已经不幸罹难。女子亲属赶到现场,委托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将女子遗体抬下山。
救援队将其固定在担架上,然后十多人一起抬着下山。下山小路非常崎岖,一路上需要人在前面拨开树枝开路,九位志愿者轮番抬着担架,在16点50分左右才将担架抬到山下,与等候在此处的其他家属交接。

据参与救援人员介绍,出事女子50多岁,令人惋惜。

03
深圳一驴友登山不走寻常路,不慎掉下7米悬崖

11月14日中午12时许,南澳森林消防中队接报,在七娘山天文台附近海域,有男子不慎摔下7米悬崖,伤情严重。所幸经过抢救,男子暂时脱离生命危险。

接到报警后,南澳森林消防中队、南澳派出所与机训中队共20多名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救援。

消防中队负责人介绍,当时被困男子躺倒在地,浑身血迹,几近昏迷。

由于男子腿部骨折无法站立,消防人员联合几支救援队伍,用担架轮流将男子从悬崖峭壁抬上天文台,历时一个半小时。

据了解 ,伤者姓苏,今年25岁,随同公司参加东西涌穿越户外活动,同行共有20多人。户外领队表示,参与此次活动前已跟队员交代一定要跟随线路走,但该男子途中为走捷径擅自攀爬悬崖,意外瞬间发生。

04
女子登山不走寻常路致摔倒受伤,无法活动

11月15日11时57分,金州先进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电话,位于大黑山风景区的一条小道上,一名女孩不慎滑倒受伤无法活动,急需救援,救援站的10名指战员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据了解,当天上午受伤女孩和另一名女子一起爬大黑上,两人“不走寻常路”,走的是通往“老鹰嘴”的一条小道,结果不慎滑倒受伤。消防人员到场确认被困人员位置后,立即携带救生绳索、多功能担架等救援装备上山救援。
救援人员到达女孩被困位置后,发现女孩脚踝位置受伤无法动弹,急救人员立即对女孩进行了紧急处置。随后,消防人员把女孩固定在多功能担架内,在做好安全措施后,多名消防员轮番上阵,抬着女孩下山。
据了解,女孩被困的位置距山下约3公里远,狭窄的小道上,碎石遍布,上面还落了一层枯叶,因此走起来非常滑。每走一步,消防员都格外小心。40多分钟后,女孩被安全抬到山下,随后交由医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仅仅三天时间,就发生了多起户外登山事故,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人因此失去生命,究竟是户外风险太大,还是自己的不小心?

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做到“探索世界,安全回家”?

如今逝者已逝,伤者还需静养,那些你已经听到厌烦的户外知识与经验,我们不得不再拿出来温故而知新。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我们去体验,是时候该重视起户外安全了!

玩户外,一定不要一个人!

1、一个人探险可以自由规划线路,但是也更容易迷路。

2、一个人探险可以独自享受美景,获得天人合一,重归自然的体验。但是自然除了美景,也包含着凶险。

3、一个人探险没有“猪队友”的负担,但是真出了事,连个求助的人都没有。

4、一个人探险,成功了可以向人炫耀,分享“独门线路”,受人钦佩。但是失败了也许就是万丈深渊,一去不还。

5、一个人探险,需要自己携带整个行程所需要的装备,没有人帮你分担。

6、一个人探险,长时间的独处,心理会产生微妙的变化。空虚,恐惧会从四周一步一步包围你,而那时候,对户外的状况,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7、一个人探险,成功了,别人记住的是你的勇敢;失败了,别人记住的是你的教训。而这份教训,却是以你的性命换来的。

更讽刺的是,也许没有人会同情你。这种后果的造成在别人看来,是莽撞,是不成熟,是对自己、亲人和社会的不负责。

8、一个人探险,走的时候轻松,却背负着家人们沉重的担忧。

安全登山,这四点你必须知道!

登山前

1、应充分了解登山区近期气候条件和特点,行前注意收看天气预报。

2、登山鞋有讲究,最好穿合适的户外鞋,新鞋要提前磨合,衣服要宽松些。

登山开始时

1、登山最好结伴而行,以便于相互照应。

2、要对登山时间及出行地点作出合理安排。在人多的地方,上下山时要避开高峰,尽量不要跟随大量的人流。

登山途中

1、要掌握好节奏,适当休息。休息时,不要坐在风口或潮湿处,以防风寒。在攀爬险路时要特别留心脚下的石头,防止松动的石头给你带来隐患。不要借助枯木或花草攀登,以免因折断或松脱,造成事故。

2、行进中遇有雷雨,不要到河边或沟底避雨,避免可能出现的山洪。同时,不要到山顶的树下避雨,应迅速就近找个山洞暂时避雨,那样才较为安全。

3、万一登山人流出现拥挤,千万不要站在山道旁的悬崖边,以防被挤倒摔下山。

4、如果处在人流拥挤的中心部位。首先人保持冷静,观察地形,尽快转移到人员少的地方。切忌犹豫不决,延误或错过了疏散时间。否则,人越聚越多,造成踩踏,威胁生命安全。

下山时

下山要根据陡峻程度把握好步伐,不要奔跑,否则会挫伤膝盖和拉伤腿部肌肉。有时也会因下山太急,遇到突发情况止不住步伐而发生危险。

牢记以下要点,让自己安全回来!

1、不要站在悬崖边摆酷。这样做,其实是给自己增加风险,要知道这时如果吹来一阵大风,你真的不一定能稳得住脚。

2、手里除了登山杖,不拿水壶或相机、手机等走路。

3、尽量不要一个人登山。随队出行时,也要避免一个人落单。

4、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下蹦,很伤膝盖。挪下来的姿势虽不好看,却保护你的膝盖,且避免失足滑坠。

5、如果你是新驴,尽量跟着老驴或手持对讲机的人后面;如果你是女性,尽量跟在两个男性之间走。

6、上坡的时候,要与前面的人保持至少五米的距离,并保持高度警惕性,以防前人摔滑导致连带事故。

7、下山的时候,身体要侧向山坡下山,保持侧身姿势。下陡坡时须根据坡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姿势:

① 低于45度大于30度的坡度采取下图左边的坐式下降法更安全。

② 大于45度小于60度的陡坡采取下图中间的侧身下降法最安全。

③ 超过60度的陡坡须采取下图右边的背身下降法最安全。

8、不要背向悬崖休息。在悬崖边时,也不要从别人后面经过。否则,他起身或后仰,会把你挤下悬崖的。

9、两支队伍相遇时,让路的一方,一定要在道路的内侧,同时重心降低;超越的一方,一定要面朝让路者,有可能的话最好借力。

10、午餐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你会出现气短、胸闷等症状。

11、登山不看景,看景不登山。

12、登山前,主动问一下领队的电话,存在你的手机上。

13、自己的背包里面,带上一根10米左右的绳子。

14、养成剔干净脚下泥土的习惯。即使登山鞋底的防滑纹很深,但如果泥土太多,也会失去防滑的作用。同时,还会把崖壁踩得滑滑的,给后面的驴友增加攀爬的难度。

15、能用绳,就不要徒手;能挪下来,就不要蹦;能绕过去,就不要爬上去;能走现成的路,就不要自己开路。

16、买一份保险。户外活动存在很多不确定风险,虽然每个活动组织者都会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但谁都不敢保证你的每一次活动出行都是100%的安全。在AA活动中,买一份保险,就多一份保障。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0-7 10:46
  • 签到天数: 160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11-17 23: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有可能最近要叫停攀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4-4 10:25
  • 签到天数: 142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11-18 08: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
    充满冒险性的体育运动,其魅力只有参与者才能体会,但是还是要尽量确保安全,并且还要因人而异,生命可贵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0-21 21:07
  • 签到天数: 76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20-11-18 1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20-11-17 23:44
    有可能最近要叫停攀岩了

    攀登珠峰,真该叫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1 19: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本帖最后由 商城户外 于 2020-11-21 19:05 编辑

    又一“户外独行侠”出事!什么时候才能对自然,对生命有所敬畏?

    小路  两步路  9月4日

    前几日,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广东驴友单人爬山滑落山坡,昏迷不醒险坠崖,呼救被巡山人员发现》,详情如下——

    据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获悉,9月1日早上6时30分,位于信宜市朱砂镇石根山旅游区,有一位驴友在登山滑落悬崖,情况危急,亟待救援。

    接警后,信宜市银湖路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动1辆消防车,6名指战员火速赶往现场进行营救。

    但山中灌木茂盛,山石陡峭,救援队员经过1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抵达被困者受困区域。

    经现场地形勘查发现,被困者瘫坐于一个极其细窄的土方平台之上,往下是几十米的陡峭悬崖,横向无道路可以接近,只能从其初始滑坠位置设立锚点,下降救援。

    指挥员指派两名救援人员,携带山地多功能肢体固定担架、安全吊带等救援装备,沿铺设好的绳索下降抵达被困者位置。经现场检查,被困者脚部扭伤,头部破损,身上多处擦伤,无自主行动能力,但意识清醒、暂无生命危险。

    救援人员综合评估风险后将其挪动固定至救援担架上,经由其他救援人员以及现场工作人员通力合作,最终将被困者营救至安全区域,整个救援过程持续将近6个小时。

    据了解,坠崖驴友于8月31日独自从湛江到信宜爬山探险,大约晚上10时滑落山坡、昏迷不醒并险些坠崖,凌晨4时清醒后恰逢有人员巡山,便开始呼救。

    获救后,他对救援人员表达了感激和敬佩之情,并表示将吸取本次教训,今后不再以身涉险。

    不要独行!
    不要独行!
    不要独行!

    最近频频出事的户外圈,都是因为“独行”,每个人说起事故都是痛心疾首,呼吁不要独自出行,却偏偏有人听不见!

    设想一下,如果新闻里的驴友没有遇到巡山员,他该如何自救?能否自救?如果伤势严重,会不会错过最佳救援时间?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不可控的,我们真不该拿生命开玩笑。

    死亡无处不在,有些人有幸能与它擦肩而过,有些人却难逃此劫,我们能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要知道,我们去户外面临的“死亡威胁”还真不少,独行?不如自己先掂量一下吧!

    01
    摔死

    据《2017年户外死亡报告》显示,滑坠和坠崖是户外的第一杀手。在众多死因中,以37%的数据名列前茅。

    黑夜中赶路不小心踩空、行走在陡峭冰雪路面、滑倒掉落悬崖或撞上石头····都是导致滑坠和坠崖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18年就发生了3起滑坠,8起坠崖事件。

    所以,在户外忌独行,不走夜路,小心谨慎,做好安全措施。

    02
    失温

    失温的症状与表现是感觉寒冷,四肢冰冷,持续发抖,脸色苍白,记忆减退,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反应迟钝,性情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失去意识。

    人体温度在37度为正常、35度有失温症兆,会发抖、33度为严重,意识模糊、30度便已无针刺感觉意识、28度即死亡。

    预防失温需要我们勤快:热了就脱!冷了就加!湿了就换!

    如果有失温前兆,需要停止活动后紧急扎营,保持体力,不断进食高热量食物,同时脱离低温恶劣环境,脱下寒湿衣物,更换保暖温暖衣物,防止继续失温,让队友协助重获体温,进食热糖水。

    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

    03
    体力透支

    体力透支可能会引发突发性休克、昏迷、无力等,导致滑倒、坠崖。

    这要求我们在户外时,需合理分配自己的体能,安排休息时间,徒步尽量减小自己的步幅,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不要等到饿了再吃,如果有“不饿”、“吃不下”的假象,也要及时的补充一些液体状的能量,比如能量胶或者葡萄糖等,休息恢复体能后,再补充一些碳水以及脂肪。

    04
    高反

    高反是一种人进入高海拔环境后的自然反应,被称为急性高原反应(AMS),进入海拔2500米以上,这种反应便可能几小时内迅速发生。

    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引发高反山难。2016年一位山友因此殒命雀儿山,2017年,乌孙古道2名山友死亡,疑似高山病发作,2018年,贡嘎和洛克发生两起高反山难。

    如去高海拔地区,做好提前准备:1、携带药品,缓解高原反应;2、保持良好的心态;3、注意保暖;4、忌极速行走;5、立即降低海拔。

    05
    迷路

    迷路是引发户外灾难的重要因素。大多事故都发生在迷路途中,一旦迷路,即将面临的是食物、水源短缺的问题,滑坠、失温也会紧接而来。

    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走出去,需记住25字黄金法则:

    1、走大不走小;2、走低不走高;3、走明不走暗 ;4、走水不走旱 ;5、走平不走险

    06
    山洪

    山洪,是指山区发生的暴涨洪水,一般是突然发生,流速极快,破坏力强,没有经验的人往往来不及反应。

    从近些年的事故反映,山洪引发的山难多发生在南方夏季,喜欢溯溪的山友群体中。

    所以,出行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地势特点,以及天气情况。

    如果遇到山洪,一定要沿着背离洪水的方向逃跑,同时,如果发现泄洪道,一定要走泄洪道两侧。千万不可停留在山脚下,否则将会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

    07
    电死

    去年,一名驴友在徒步路上,被当地村民用来捕野猪的电网电死(高达几千伏),随后被扔进天坑。

    在户外这也算比较另类的死法,但也从侧面说明了户外的危险性,即使在徒步家门口的矮山,也要特别注意安全,你不知道会不会有人铺设陷阱,电网、捕兽夹等,危险随时都可能会发生。

    08
    溺水

    每年夏天是溺水的高发季节,因溺水身亡的人群往往都是会游泳的人,他们空有泳技,却一点安全意识也没有。

    为了降低溺水事件,需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不野游,不独游,此外水上安全装备也是必须的,救生衣、救生浮球····

    09
    落石

    2017年户外死亡中,落石占据了6%,驴友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中,不幸身亡。

    所以,在选择路线上需谨慎,易塌方落石的地不去,如遇塌方落石,选择绕道而行,不要攀爬。

    都说“独行”是种【原罪】,它已让太多人止步于户外,长眠于山野——

    2016年12月25日,一位独自徒步贡嘎的47岁山友被《荒野游侠记》摄制组偶然发现,发现时人在帐篷内已经去世;

    2017年12月,安徽芜湖的一位24岁山友在拉萨独自攀登启孜峰时失踪,几天后被搜救队员在海拔约6000处找到时,已无任何生命体征;

    2018年刘银川在穿越羌塘途中失联...

    户外已经有如此多的“死亡威胁”,“独行”只会加速死亡的到来,不是吗?

    不得不承认,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太过弱小——有些时候,这种“弱小”无关年纪和经验。独行,无疑是把个体的弱小,赤裸裸暴露在自然的暴戾面前。

    最不愿见到的就是户外事故,我们在出行时一定要谨记——

    一、制定方案,了解清楚活动的目的地,评估自己是否适合此次活动;

    二、做好准备工作,活动需要的衣物、装备、常用药品提前装备好。查找好路线、预留充足的时间,并对当地的地形与交通有一个足够的了解;

    三、查看当天的天气状况,遇到恶劣的天气应推迟。在活动中遭遇恶劣天气,及时寻找安全庇护点,以防失温等带来的危险;

    四、与团队中的人保持步调一致,不要单独行动,以防走失迷路;

    五、户外活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必要时一定要选择撤退,尤其是在高原地区,一旦出现高反,应立刻下撤。在户外,下撤并不丢脸,安全才是户外第一重点;

    六、户外活动中不做危险的举动,不走涉险的道路,不过度自信。行走时留意观察,保持警惕,千万不可以身涉险。

    愿每一次出发都平安归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商城县论坛 ( 豫ICP备1903966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2402000165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hwxwb@126.com 举报电话:037161530168

    GMT+8, 2024-4-25 13:27 , Processed in 0.127067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