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在商城|商城县论坛——河南省商城县人的网络家园(商城县门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查看: 2538|回复: 1

[知识百宝箱] 态度(心理学内容)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1-10-7 10:46
  • 签到天数: 160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7-9 18: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概念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人或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具体反映过程为内心的认知、认可、服从、反对、迷茫、不安。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一般来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但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内在感受

          态度中的内在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在人们的日常理解中,态度往往是很具有感情色彩的。平时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通过态度了解一个人的爱好,兴趣以及厌恶的事情。当然有的时候态度也成为不良情绪的代言。心理学上对态度的释义为自我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事物评价。不同的角度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及了解的差异性非常大,如果加有主观的情绪,其反应更是非常强烈的。


    定义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有代表性的概念包括以下三种:

    1、奥尔波特(G. Allport 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2、克瑞奇(Krech 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过去经验,强调当下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3、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



    弗里德曼(Freedman)将态度构成理解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

           由于认知还包括外在的客观的嗅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深度的社会与自然规律观念与思考等等,这些都是不可能来源于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些立场信念的,这与心理学界公认的态度内在主观特性不符,所以将态度构成中的认知修改为包含道德价值观的内在感受更为准确。


          由于“行为倾向”为非心理学用语,即使《心理学大辞典》中也未列明、语意不明,一般应是指意图。


          由于意向在心理学概念中含有意识指向性和意图谋虑双向的含义,正符合态度的对象性、内在性特性,所以以意向替代行为倾向是更为准确的,且国内外很多心理学家在著述中也多有这种应用倾向。

       
          总之,将态度的构成解读为内在感受(道德感和价值感)、情感和意向是更为准确的。


    三要素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特性



    《心理学大辞典》及通常的心理学教科书都确认:态度具有对象性、评价性、稳定性和内在性四个特性。

    对象性

    态度具有对象性,态度是有对象的,它总是针对某种事物的;

    评价性

    态度具有评价性,它意味着是否赞同该事物;

    稳定性

    态度相对于情绪具有稳定性,它是一种对事物比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倾向;

    内在性

    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往往不能为别人所直接观察到,但它最终会通过当事人的言行表现出来。


    影响因素


          态度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欲望

          态度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欲望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验证明,凡是能够满足个人欲望,或能帮助个人达到目标的对象,都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态度。相反,对于那些阻碍目标,或使欲望受到挫折的对象,都会使人产生厌恶的态度。这种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替学习的过程,它说明欲望的满足总是与良好的态度相联系。有人曾对某种种族偏见(态度)的发展进行过研究,认为这种偏见具有满足某些个人欲望的功能。例如有些人需要借蔑视其他种族,以发泄自己在生活中压抑已久的敌意或冲动行为。这说明态度中的情感和意向成分与欲望的满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知识

          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与一个人的知识密切相关。

          个体对某些对象态度的形成,受他对该对象所获得的知识的影响。例如,一个人阅读过某种科技著作,了解到原子武器爆破力的杀伤性,就会产生对原子武器的一种态度,这就是说态度的形成是受知识影响的。


           可是,并不是说态度的形成,单纯受知识的影响。心理学家进行过有趣的调查,他们把调查对象分成两种态度组,即有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特征是:态度分明、无意成分少,情绪色彩低)与无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结果发现前者能够认识并且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后者则只接受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缺点掩盖起来。


          因此,还有人在高中学生中调查了对犹太人的态度,发现反犹太态度的人,对非犹太人也不友善,而没有反犹太偏见的学生,对其他人也都友善。这说明种族偏见(态度)与个人的宽容性有密切关系。


    (三)个人经验

          一个人的经验往往与其态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实践证明,很多态度是由于经验的积累与分化而慢慢形成的。例如,四川人喜欢吃辣椒,山东人喜欢吃大葱的习惯,就是由于长期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态度。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只经过一次戏剧性的经验就构成了某种态度。例如,在某一次逗狗的游戏中被狗咬伤,很可能从此就不喜欢狗,甚至害怕狗,即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功能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具有如下功能。

    (1)工具性功能(Utilitarian):也叫适应功能,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如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就是适应功能的最好表现。

    (2)认知功能: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态度有助于我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从而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的态度对象,我们更可能给予积极的态度,这一点相当于认知图式的功能。

    (3)自我防御功能:态度除了有助于人们获得奖励和知识外,也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比如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却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实际上他的这种负性态度让他可以掩盖真正的原因,即他的能力值得怀疑。

    (4)价值表现功能: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比如一个人青年人对志愿者的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那是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使他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达这种态度能使他获得内在的满足。


    维度

    (1)方向,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

    (2)强度,即态度方向的强度。

    (3)深度,即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

    (4)向中度,即某种态度在其整个态度价值体系中的核心程度。

    (5)外显度,即某种态度在其行为方式和行为方向上的外露程度。


    近义词语


    价值观

       
          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态度,并需通过态度去体现。态度和价值观的异同点在于:二者都有助于明确个人经验和指导行动,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维持和改变,但一般认为态度比价值观更易于改变。态度是比较具体的,众多的,价值观则超越具体事物而涉及行动的标准和目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对抽象目标的积极的反应倾向,如对正义、真理、自由等。

    心向、定势

      
          态度与心向或定势有所不同。心向或定势是普通心理学的概念,而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心向或定势是指在一定情境下采取一定行动的准备性、倾向性,这种准备性或倾向性是暂时的。态度则是指对一定社会客体采取一定反应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较为持久的、稳定的。心向或定势一般是无意识的,或处于低意识状态下;而态度一般是有意识的,态度并不是都处于同一的意识水平上,有些处于高意识水平上,有些处于低意识水平上,处于低意识水平的态度之间的不一致,难于被觉察。提高这种不一致的意识水平,就可能解决这种不一致,这对于态度改变有一定的启示。


    理论


    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即依从-认同-内化。

    1.依从:依从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不是个体自愿的,而是迫于外界的强制性压力采取的暂时性的行为。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早期生活中,态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2.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地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心目中榜样的观念和态度相一致。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依照社会中其他角色的态度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内化: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组成部分。内化在个体态度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每个团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有的明确,有的模糊,但团体不可能对所有的行为都制定一定的规则,这就要求成员在大多数场合下都自觉地按照社会的期望来行动。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22 10:19
  • 签到天数: 17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7-9 19: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商城县论坛 ( 豫ICP备1903966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2402000165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hwxwb@126.com 举报电话:037161530168

    GMT+8, 2024-4-20 14:30 , Processed in 0.353401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