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在商城|商城县论坛——河南省商城县人的网络家园(商城县门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楼主: 霁雨初晴

[原创] 风流武则天(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15: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玉琮 发表于 2014-2-20 23:21
    很欣赏此人的语言,内容写得也好。至于史实,是小说就别多计较,允许虚构,只要虚构合理就行。至于《资治通 ...

    对沈主席给于的肯定,再次深表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8: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本帖最后由 霁雨初晴 于 2014-2-24 09:44 编辑

                                                                                 (十九)
         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了能除掉敌对势力,戏中的女主角武则天、王皇后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争相夜间亲自赤膊上阵,轮番在李治枕边吹风---枕头风。枕头风自从有动物以来,这个风整个动物界都吃得开,尤其对一直沿用着枕头的人类来说,效果尤佳。该风自诞生以来,引无数美女竟折腰摧眉,竞相采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人类权力斗争史上,枕头风在党同伐异,铲除异己方面做出了罄竹难书、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李治身子骨软,耳根子也软,加上该风阴气太盛,所以吹到后来,每当枕头风一起,李治立刻就病了---偏头疼。具体症状表现为:注意力明显不集中,回答问题时王顾左右而言他,模棱两可地打着哈哈,有时甚至用打呵欠代为回答问题,听到最后有时候甚至竟然半真半假的迷迷糊糊睡着了。

           前面已经提到过,李治除了性格上有点软外,其它方面一点也不低能儿,甚至还有点三高:智商高,情商高,血脂高。所以对武王萧三者之间的三角关系,他很清楚:后宫中的女人本身又不能参政,她们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供皇帝泄泻私欲,运气好点的,生个一囡半崽,这样就可以借助照顾孩子来打发时间。要不然每天就只能靠吃吃醋、生生气、喝喝茶、吃吃饭、睡睡觉来打发那些空虚无聊的时间。李治认为显然她们是属于该五项基本工作的第一、二类。概括为争风吃醋,所以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对于她们的争风吃醋大吹枕头风时,李治采取主要手段为:敷衍,安慰。如果这两招还不管用,最后就只能拿出绝招----和稀泥。你好,她好,我也好。  

           虽然从内心上来讲,李治更倾向于武则天,怎么看她都是那么成熟,自己确实难以抗拒她的容颜。但是王皇后毕竟是母仪天下的国母,地位摆在那,除了没生孩子,其他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再说没生孩子也不能怪皇后,自己也不太对她用功,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在李治首鼠两端的态度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武王双方仍然能保持着表面上平衡。

           在和王皇后的斗争中,武则天虽然没有从李治那里得到明显帮助,说实在的,把李治头都搞大了,但是李治也并非什么都没做,至少他给了武则天一个致胜的筹码----再次隆起的小腹。永徽四年,武则天把李治给她的筹码顺利的变成了一个小公主,公主很漂亮,李治夫妇很喜欢,取名安定公主(死后取的)。

          出生后,安定公主也像普通孩子一样,除了吃奶,就是睡觉,保持着充足的睡眠,既然母亲给自己取了个能安邦定国的名字,那她现在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快点长大。这天,安定公主把生命中最后一餐用过后,像往常一样,睡了。只是这次她睡的时间太长了,长的再也没有醒过来,像是服了过量的安定一样。  

          人总是要死的,安定公主也是人,只是还没有到了该死的时候。按说婴儿只要生下来没有类似先心病这种先天性的器质性疾病,平时有点伤风感冒也不至于突然死了。除非是非自然死亡。小公主的死就属于非自然死亡---窒息死的。说白一点就是缺氧闷死的。

          小公主死了,最伤心的当然是孩子的父母李治和武则天。鉴于小公主死的很突然,所以他们悲伤之后就是问问孩子为什么会被闷死,在孩子睡觉之间,有没有什么可疑情况,譬如谁来过这里等等。小公主死了,最害怕的自然是服伺小公主的人员,她们一口咬定,除了武则天只有王皇后来探望过小公主,时间顺序上:王皇后先来,武则天后到。

          在听取完宫女战战兢兢地陈述后,李治抬头看了看武则天,本想问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按照常理,武则天应该马上回答:“皇上,此事必有蹊跷”。谁知武则天在李治问完话后,立即悲上心头,放声大哭,只哭得肝肠寸断,竟一下晕了过去。众人立刻七手八脚的好不容易让武则天苏醒过来,武则天哭道:“皇上,你你一定要查出真凶,为我们女儿做主呀。”看着武则天梨花带雨的脸庞,李治柔情顿生,紧紧地握着武则天的手:“我一定会为我们死去的女儿做主”。武则天听完,随即又晕了过去。

          李治开始运用简单的排除法:既然来过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武则天---孩子的母亲,武则天很爱小公主,和自己一样,这李治丝毫不怀疑。况且虎毒不食子,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断案法则。另一个是王皇后----孩子母亲的敌人。这就够了,李治认为找到了凶手,可以结案了。李治的眼睛里充满了厌恶和仇恨的光芒。

         这厌恶和仇恨的眼光让晕过去的武则天也能感受的到,她目的达到了,武则天安心地睡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0: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本帖最后由 霁雨初晴 于 2014-2-25 10:35 编辑

                                                                                            (二十)

           武则天醒的时候,她的思维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小公主的死,已让她和王皇后的斗争从地下战争转为公开战争。不过庆幸的是,大好的局势正像春风一样扑面而来:自己已经由最初的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已经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了,只要自己再接再厉,继续发扬一不怕哭,二不怕试的不要脸精神,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的。通过这次小公主事件,武则天再次领悟了舍不得孩子套不来郎这句古训的科学性。

            其实夜深人静的时候,武则天也曾扪心自问过,自己进宫十几年来,从青涩少女进化到青年妇女,中间还经过不完全变态----清廉尼姑(只是不太清白,廉耻也不太知道)。太宗冷遇的心灰,主持奚落的意冷,长女安定的心痛,世人猜疑的心酸总是像毒针穿骨一样折磨着她。不过自己已经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神马都是浮云,权力才是永恒。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能一路走来一路歌,自己花的代价也太大了:突破人伦的底线和庶子私通是拿自己的贞操做筹码,突破天伦的界限掐死安定公主是用亲生女儿的生命做筹码。只要安定公主的死真的让自己能安邦定国,女儿的死还是值得的。就算自己大义灭亲吧,虽然你是无辜的,虽然你还不会违背妈妈的意愿,女儿你安息吧,我会厚葬你的,请你理解妈妈。只要能达到目的,自己将无所不用其极。这是政治家的思维,武则天当之无愧的是一个千古一出的优秀政治家。

           应该说王皇后肠子都已经青了---悔的,她真的想喝喝药洗洗已经变青了肠子,只可惜直到目前后悔药仍然没有生产出来。连做个故意杀鸡犯的资格都要靠别人做伪证的她竟然被人无端地嫁祸为故意杀人犯,这是她自会做梦以来都没有梦见过的事情。并且栽赃的人还是她亲手包装,并推之于前台的武则天。直到现在她才真正看清楚这只白眼狼的獠牙,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因为断案的大法官是李治,是至高无上的皇上,皇上从来都很自信,也很圣明。圣明是因为他们从来不犯错误,即使他错了,处理方法很简单:自觉地把你的思维照着他的思维方式自然就对了,不然后果将会很严重:即便是你的思维也将会背叛你,彻底和你说声再见。李治也是皇帝,也有着以往皇帝的思维。王皇后开始为自己曾经稳若磐石的后位担心起来。

         王皇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李治也已经开始开始亮剑了:

         1按照安葬亲王的礼仪安葬安定公主,谥号为思。

         2 剥夺王皇后在龙床上包括吹枕头风的一切活动,目前的床上工作由武昭仪兼着。

         3 追赠武则天死去的父亲武士彟为并州都督。

         一切迹象看来,王皇后预感还是很准的。不仅仅是王皇后看出来了,连她的亲娘舅柳奭都感觉到不妙了,这位身居中书令的外戚为了探明皇上态度,决定采取投石问路的方法:主动辞去中书令宰相之职。(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都是宰相。其中中书省签署行政命令,长官相当于目前的国务院总理。但是执行出去要经过门下省审核。) 没想到李治很爽快,一支笔---朱笔一挥,准奏。

           李治现在确实有了废除王皇后的想法,对柳奭的辞呈,他之所以毫不犹豫的批立决是因为外戚因借助于这个皇后这个树干,一般都会渐渐生长得枝繁叶茂,很多时候树大根深得连皇帝都无可奈何,如果皇帝太年幼,外戚甚至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直接废立皇帝,西汉末年的王莽,东汉时期的梁冀,隋朝开国皇帝杨坚都是经营得很成功的外戚,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些典型的反面教材在李治还没有当皇帝之前学习时就被列为必修科目,并且要求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

           既然现在开始有了废除皇后的想法,那第一步就是要先剪出外戚,所以就算柳奭不主动提出辞职,他也要找机会适时地合拢手中的剪刀。谁都知道,一棵大树如果被剪掉繁茂的枝叶而留下光秃秃的树干,等待它的命运只有在阳光中渐渐枯萎。

           看到皇后犹如一只孤助无缘的小鸟在风中哭泣,武则天笑了,她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从凄冷的感业寺走来的女尼,在众人的拥簇下,脱去微微泛白的淄衣,换上了流光溢彩的霞披凤冠,不过很快她又恢复了一个政治家该有的冷静:前方的路依然很长。现在是该探探百官之长的长孙无忌态度的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9-28 15:15
  • 签到天数: 56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2-25 10: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咦!坐了个沙发!慢慢欣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听见泪痕 发表于 2014-2-25 10:35
    咦!坐了个沙发!慢慢欣赏 !


    感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本帖最后由 霁雨初晴 于 2014-2-26 18:59 编辑

                                                            (二十一)

           长孙无忌应该算是幸运的,有着不错的家庭出生:干部家庭。和李刚一样,他有个好爸爸,更幸运的是,除了好爸爸外,他还有个好舅舅高士廉。

          父亲长孙晟,被隋文帝称为最优秀的外交家,隋文帝可是个挑剔的人,至少他不喜欢表扬人,包括他自己的儿子。长孙晟能得到挑剔的杨坚的表扬是有道理的:长孙晟在和突厥交往20年中,虽然没有指挥过一次战争,但由于他出色的谋略,没费一兵一卒,在20年间虽然没做到让强奴灰飞烟灭,但至少让突厥土崩瓦解。这几乎是仅凭长孙晟一人之功,当然突厥那面做配合的人有很多。整个突厥20年来就乐于做一件事,你死我活地争斗、真斗。

          突厥可汗的工作做完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去做另一个人的工作去了---阎王。那一年他58岁,四儿子长孙无忌12岁,女儿长孙皇后年仅8岁。

           孩子这么小,之所以长孙晟走的这么放心,是因为他们兄妹还有个令人放心的舅舅高士廉(名俭,字士廉)。高士廉名字起的很有内涵(不像外甥的名字长孙无忌,处处顾忌,时时小心):高士廉不但文采高,眼光也很高,只是灰色收入不高,他很廉洁。由于文采高,隋朝第一才子薛道衡便和他做了忘年之交。史载,高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就是说军事方面一般,文学造诣颇不一般。

          兄妹俩在舅舅高士廉的亲自抚养下茁壮成长。无忌“好学,通博文史”,妹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

           高士廉的眼光高的优点很快就暴露了出来,他很快慧眼识珠地发现当时的贵族子弟李世民与众不同(当时还没有太原起兵),高士廉捷足先登,将自己的外甥女许配给李世民,又让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交好。因年龄相仿,二人交往甚密。后因妹妹嫁给了李世民,长孙无忌在成功转变为李世民的四舅子后又成功地演变为李世民的心腹。

           真正让长孙无忌在政治上走向权力中心的是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当时房玄龄杜如晦爱莫能助,因二人遭李建成、李元吉忌惮,兄弟俩上奏李渊,房杜被李渊逐出秦府。李靖,李世绩(后李勣,又称李责力)为人太世故又不愿冒险趟这趟浑水,所以李世民当时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关键时候高士廉的眼光非凡地长处再次发挥了作用,他和外甥长孙无忌及尉迟敬德商议事变,并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共商大计。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帮助下,李世民成功地取得了玄武门事变的胜利。

          玄武门事变奠定了长孙无忌在大唐江山中的不可动摇的地位。贞观十七年二月,为表彰功臣,李世民修建凌烟阁,李世民亲自做招生办主任,录取了前二十四名功勋卓著的大臣。状元: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被钦点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不可否认,按才能长孙无忌可能比不上房玄龄和杜如晦,估计也比不上老奸巨猾的李勣。但他仍被李世民钦点为首席功臣,固然这里面含有一定的裙带关系因素,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长孙无忌的忠心是他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法宝。忠心是永远是皇帝用人的第一原则。

          对皇帝忠心的好处当然会有很多,比如在立谁当太子问题上,李世民就找长孙无忌商量。当时除了晋王李治外,还有年长李治九岁的吴王李恪,在条件上李恪丝毫不比李治差。在长孙无忌的建议和支持下,李世民才最后下定决心立李治当太子。

          本来吴王李恪也是不错的人选,但李恪不具备李治的优点---懦弱。长孙无忌经综合比较,觉得还是李治比较容易掌控些。

           看来再忠心的人,还是有会一定私心的。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尤其是身居步步凶险的庙堂之高,谁都要为自己留条后路,自掘坟墓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愚蠢的行为。当年西汉时期,刘家在荡除吕后的家族势力中,刘襄、刘章功劳最大。长孙(刘邦长子刘肥的儿子)刘襄、次孙刘章,功劳过人。两位王子都理应是立为皇帝的最佳人选。但宰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觉得这两人太过强势,他们俩一旦被立为皇帝,不便于自己以后掌控,出于私心才临时改变主意迎代州刘恒当皇帝,也就是史上的汉文帝。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吧。

           在太宗一朝,长孙无忌兄妹秉承舅舅的优点,为人谦虚谨慎,办事尽忠职守。在妹妹的建议下,长孙无忌坚决辞去宰相之位,只接受太宗给的赵国公、开府仪同三司等闲职爵位。长孙皇后也数次对唐太宗大吹枕头风,一定要谨记西汉外戚吕氏家族专权的教训。在世人为名利巧取豪夺的时代,能做到这一点,无疑是受人尊敬的。

          李治当然很感激帮自己扶上马的舅舅,并由衷的尊敬他。为了能让自己的舅舅再送自己一程。唐高宗继位后,无忌被封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扬州都督,有着崇高威望的长孙无忌理所当然的作为百官之长,主持朝政。

          百官之长当然要拿点真家伙让人信服,就从法律开始吧,国家没王法不行。于是长孙无忌亲自做了编修,修撰了《 唐律巯议》三十卷,系统地疏证诠解了《唐律》的各项条文。这部法典不但对完善唐朝法规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中国目前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古代法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3: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本帖最后由 霁雨初晴 于 2014-2-28 17:25 编辑

                                                                 (二十二)

           在古代,汉人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人的地位是绝对的----被支配。

           隋唐时期,杨坚和李渊这两个身负少数民族血统的野心家通过非法手段---造反,强行移民到中原,儒家思想对这两个外来户的造反头子自然影响不深,所以隋唐两朝妇女地位有了显著提高。收入提高了,消费也会跟着提高了,理想也自然水涨船高了。

           比如由原来感业寺尼姑还俗改行做宫女的武则天,现在已经很有出息了,但是她仍不甘于现状,她就把自己生出的儿子以后能当皇帝作为自己现阶段的理想(当皇后)。这绝对算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正能量题材,无可厚非。

           只是后来她竟然自己也想皇帝,这就实属大大的不应该了。当皇上像让女人怀孕生孩子一样,自古以来就属于男人不可分割的功能和权力,神圣不可侵犯。此举不但摧毁了当时唐朝所有的人的三观,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在她的示范效应下,她死后,她儿媳韦皇后、女儿太平公主、孙女安乐公主,甚至还包括上官婉儿。都曾把当皇帝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并为之奋斗,哪怕是过把瘾就死。

           皇帝曾可贵,生命价更高。唐朝第一美女安乐公主,唐代第一才女上官婉儿都在追求着皇权的道路上前赴后继,最终她们都笑了---含笑黄泉。让这么有才气,这么漂亮的女人顷刻间烟消玉殒,想想都是让人心疼的一件事。

           既然制订了崇高的理想,接下来的任务理所当然的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懒汉永远都只能停留在对蓝图的憧憬中。武则天深知这一点,她不是懒汉,她是勤奋异常的女汉子。她的理念:背靠一汉(李治),说干就干。

           按照既定方针路线,首先他们要先去探探拥有威望值很高的舅舅长孙无忌态度,并争取他的认可和支持。就目前的状况,武则天连脑袋都不用拍一下就知道长孙无忌对她目前崇高理想的态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商量来合计去他们俩总感到缺少一样东西----信心。

           信心虽然没有,有诚心应该就够了,他们认为。舅舅和李治自认识以来关系就相当密切,舅舅应该理解他。

          大概连他们自己也感觉这件事情有点见不得人,所以他们选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他们偷偷摸摸地来到了长孙无忌的官邸。

           看到皇帝带队月夜微服私访,长孙无忌显然比门卫要从容的多。虽然是自己的亲外甥,并且还还过了吃饭的点儿,但是长孙无忌丝毫不敢怠慢,仍然是把夜宵的标准提高到正式的晚宴的标准,热情洋溢的盛情款待了他们,脸上也始终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

          夜宵很可口,美酒很醇正。只是李治和武则天显然不是冲着夜宵和美酒来的。李治仿佛更关心他目前的表兄弟们的状况。在他的询问下,长孙无忌也是知无不言,把自己的儿子的状况(只包括工作状况)向李治做了一个详细地汇报。李治听后大发雷霆,自己的十二个表兄弟怎么只有九个参加工作,另外的三个竟然赋闲在家,坚定地在家做啃老一族,这也太不应该了。虽然说目前他们没有到该工作年龄,但以后总归会长大滴。况且,将门无犬子,即使是庶出。舅舅如此德高望重,德才兼备,他们三个不管妈妈是谁,只要是舅舅的种子,那就一定是国家栋梁之才,可堪大用。自己做皇帝后,第一次上舅舅家来,怎么说也要带点见面礼,这样吧,就封我这个三个表弟先做个朝散大夫吧。看来,真是提拔不提拔,领导一句话呀。

           我敢说,除了真的有鸿鹄之志,不然谁听了要让自己做朝散大夫,都立刻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可不是像现在这年代,随便给你安排个工作一样。散官有大大的好处。具体表现在:

           第一: 品位高,穿红袍。朝散大夫是从五品官员。从五品就是待遇按五品处理。五品的官员叫通贵,身着红袍。红袍的好处可不仅仅只是颜色鲜艳一点而已,因为穿红袍是地位的象征,三品以上穿紫袍,三品到五品穿红袍,所以古有大红大紫,紫气东来之说。五品以上的官员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荫子,也就是说你儿子可以接你的班。五品以下的官员的儿子要想当官,只能老老实实的苦读经书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第二:   不干活,拿俸禄。这点最诱人,虽然上着班,但是从来都不要去办公室签到,也不用做具体事。是个闲职。只要你肯一直活着,到月了,工资、奖金、福利一分不少。

           第三:   吃空饷,不交税。如果你当了五品官,国家税务机关基本上就和你绝缘了,他们从来不会来上门来找你麻烦。因为不但你不用交个人所得税,连你的老婆孩娃都可以把苛政猛于虎也当着一个童话里的故事来看。

           如果你朝中无人,除非你特别有才华,或者你祖坟冒了青烟, 否则,无论你怎么努力工作,五品的大门将永远对你紧紧地关闭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3-2 08: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
    整得很快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4: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本帖最后由 霁雨初晴 于 2014-3-2 14:48 编辑

                                                                                  (二十四)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对于贵为天子的李治带着宠妃武则天月夜专程赶来给他的几个儿子封官,长孙无忌扪心自问,即使他祖上敲破十八个木鱼也修不来这等福分。这分明也不是梦境,现在也不是做梦的时候,长孙无忌很清醒。

          从武则天的女儿安定公主不明不白的死到柳奭的自动的辞职,再加上外面沸沸扬扬的小道消息,已经让有着这么多年的政治生涯的长孙无忌嗅到了李治此行的目的。

           他知道王皇后是清白的,她根本没有必要去杀死小公主。掰着脚趾头想都能想明白:更能威胁后位的是长子李弘而不是小公主。

           对于皇帝厚礼,长孙无忌知道推脱是推脱不掉的,抗旨是不明智的选择。

          现在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谢恩,接下去就是继续大盏地喝酒,大口地吃饭。难得糊涂一直混迹官场的无上心法。长孙无忌用了几十年,知道什么时候该用。

           李治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对长孙无忌述说了自己的苦恼:自己虽贵为天子,“妻妾成群”,但是大老婆皇后却多年无子。不过万幸的倒是武昭仪不负众望的给自己生了个李弘。说完,柔情蜜意的看了一眼武昭仪。

           按李治的想法,舅舅是聪明人,所谓明人不要细说理,响鼓不要重锤擂。话说到这份上,长孙无忌即使不对王皇后落井下石,至少也会说几句皇帝仁德忠孝,昭仪恭良俭让之类的话让他们夫妻俩高兴高兴。况且来时还给了见面礼。

           可是长孙无忌的态度很坚决—沉默不语。

          李治的情商高这时明显得到了体现。他依然和颜悦色的看着舅舅,似乎对舅舅不但很有信心,而且还很有耐心。

           到底还是年轻人存不住气,李治把笑眯眯的眼光换成了朝武则天使眼色。这里当然不是公众调情的场所。武则天回应的很积极,微微地向后挥了挥手。

           于是,类似于江湖上黑社会的场景出现了:清一色的劲装大汉次序井然,抬着十四箱礼物步态稳健的进入了大厅。没办法,为了能给武则天当皇后拉点选票,李治夫妇采取了纵贯古今的最流行而且最有效的做法,行贿。

          长孙无忌年龄是大了点,可反应依然很快。他脸上的表情立刻换了:由漠然换成了愕然。无功不受禄的愕然立刻堆在了脸上。况且礼物还这么贵重,换成当代,如果被反贪局查处,自己的下半身估计都要交给秦城监狱了。

          幸亏那个时候是李大大,并且李大大还和蔼可亲的安慰道:舅舅一生劳苦功高,清正廉洁,区区薄礼,何足挂齿,望舅舅看在外甥夫妇之心一片至诚,恳请笑纳。

          拿是拿了,可是长孙无忌着实笑不出来。因为李治礼物虽然换了,但是话题却依然没换:还是王皇后生不出儿子,武昭仪生了个儿子的话题。经过再三权衡,长孙无忌依然保持着沉默。国事大于家事,原则让他选择了沉默。

          此时无声胜有声,答案已经都写在沉默里了。

          该临到李治夫妇沉默了,沉默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答案。

          李治愤怒了,为了能达到目的,该做的他们都做了,甚至像闹剧一样,不耻亲自给大臣送礼。他忽然感觉自己做皇帝做的是如此的窝囊,青年时期的逆反心理瞬间在脑海中迸现出来:越是不让做的事情,自己越是要去做。他似乎感觉到自己和舅舅之间突然产生了一丝裂痕,似乎变得陌生起来。

          李治无可奈何,乘兴而来的他们现在只能是败兴而归的回去了。

          既然借助外力不行,那就只能靠自己了。武则天重新审视了一下当今的敌我形势。王皇后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所有大臣都在支持她,支持自己的目前只有一人----李治。很显然,当前的局势是敌众我寡。不过只要自己能得到“寡人”李治的支持,胜利最终是属于自己的,毕竟一言堂的家天下时代还没有过去。

          武则天知道,李治此行回来郁郁寡欢的最重要原因是感觉自己太窝囊,自己的皇权没有得到彰显。武则天很清楚,只要自己劝说李治把平时一直吃惯的胡萝卜里再加上大棒,拉拢一批,再打倒一批。局势立刻就能改观过来。自古以来,大臣都保持着你不睡他娘她不叫你爹的思想传统。低声下气的拉拢腐蚀,换来的只是大臣们更加的趾高气扬。

         该是出大棒的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22 10:19
  • 签到天数: 17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3-2 19: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继续期待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0: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本帖最后由 霁雨初晴 于 2014-3-4 13:51 编辑

                                                                       (二十五)
           武则天认为在出棒前必须先得做点准备工作,比如把原本平静的局势搅乱,这是很有必要的。

           研读历史,所以很多时候总会长使英雄泪满襟。我们只能无奈地感叹历史的反复与重演,为了能说明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今天”。(70年后----公元724年7月)

           男方出场队员----男主角唐玄宗李隆基。

          女方出场队员----女主角唐玄宗宠妃武惠妃(武则天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皇后王皇后(太原王氏)。

           事件----王皇后(玄宗)因为厌胜事件(又称巫蛊事件)被废。724年10月,王皇后在凄冷悲愤中郁郁而终,在和武惠妃的斗争中,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

           事件导火索---武惠妃想过把皇后瘾就死(未果,寻病终)。

           女主角王皇后致命劣势----和现任王皇后一样:不会生育、性格正直。

          女主角武惠妃的致胜法宝---生育机器(功劳当然归功于李隆基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不懈努力),生育四男三女,(其中寿王李瑁后来因为娶了杨贵妃,直接让李隆基摘取了父亲加连襟的双重桂冠,和李治区别在于,李治的身份是老爸李世民是儿子加连襟关系。)善于权谋,为人阴狠。

          作为武惠妃的姑奶奶的武则天当然知道这个取得致胜之道的不二法门,因为她也直接炮制了一起厌胜事件。虽然从事件本身来看,武则天没有创造性地思维,而且是简直是老的掉牙,土的掉渣的土办法。但是武则天却认为该法简单而不简约。只要老大睁只眼闭只眼,厌胜之术倒也能起到百步穿杨,例无虚发的效果。

           厌胜,又称压胜,压而胜之之意。《辞海》释义: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谓能以诅咒制服人或物。《太公金匮》中说:周武王伐纣,天下归服,只有丁侯不肯朝见,于是姜子牙派人画了一张丁侯的像,并向这张像射箭,丁侯于是生起病来。丁侯屈于厌胜的厉害,只得缴械投降。姜太公在甲午日拔掉了射在画像上的箭,丙未日拔掉了画像眼睛上的箭,庚申日拔掉了画像脚上的箭,说来也怪,丁侯的病就慢慢的好了。厌胜从姜子牙创造性地发明运用以来,历来受到世人所喜爱,并在民间和宫中广泛流传,甚至很多时候江湖术士会通过厌胜的方式骗取钱财(画符)。直到今天,每逢春节,家家户户仍然会在大门上贴上门神,让恶鬼不敢入内而保佑家族平安。

          看到这里,无论如何都会为王皇后(现任)担心起来。厌胜的后果一般都相当严重,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第二任皇后卫子夫,都是因为厌胜事件最终都把自己的皇后桂冠成功地移交给下一任。七十年后的武惠妃虽是个例外,但例外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因为担心死后的王皇后索命而过度惊恐,并例外的在惊恐中死去。

           皇帝虽然很生气,后果却不似乎太严重。厌胜虽然在古代一般来说都是要枪毙的,但智商不低的李治只需要展开半个大脑的思维就想通其中的跷蹊:被武则天买通后的宫女在皇后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皇后枕头里(或者是床单下)放一个或者一伙小纸人,当然小纸人代表着武则天或者是李弘,然后在她们的太阳、尾闾或者章门等死穴上扎上针,接下来日夜祷告,祝愿他们早登仙界,早日托生等之类的祝福用语。对于这一点,李治坚信,宫女们,太监们、大臣们只要他们肯下点功夫钻研,用不着开学术研究会,一定能明白武则天葫芦里面卖的是啥药。

          为了既能安慰武则天,又能警告王皇后,并让大臣们、宫女们等局外人不能低估自己的智商,李治决定先下一剂药效温和的泻药。药方如下:

          1 禁止王皇后母亲魏国夫人再入宫中,免得再给皇后女儿出诸如厌胜之类的馊主意。

          2 将原由中书令贬为吏部尚书的王皇后舅舅柳奭再贬为遂州刺史。并连续发扬折腾精神,在柳奭去遂州的路上再降旨一道:以少不入川、老不出川为出发点,皇帝格外开恩,望接到旨意后,火速长征到荣州就任荣州刺史。荣州刺史就荣州刺史吧,只要不赐死就行,也就是多走几步路的事情。

           像重量级十二个回合的拳击赛一样,两个回合下来,武则天并未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倒是让自己弄得有点狼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武则天陷入了长考,她在思考着第三个回合的进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2: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二十六)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痛定思痛的武则天认为自己之所以暂时还不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和李治仍然是一只只有统帅的孤军。孟子又曰: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很明显靠一个光杆司令员和一个政委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环而攻之的。所以武则天决定首先要网络一批人,自己的前任老公李世民也是先靠网络秦府十八学士才起家的。

          首先扑入武则天怀抱的是他同门师哥李义府。作为武则天的师哥是有理由的:李义府也秘密修炼了笑里藏刀,并成功的运用笑里藏刀功猎杀了很多猎物。

          李义府,生命开始于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有个不错的爷爷和无能的爹爹。做小县官儿的爷爷常常因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很自责,为了光大李家的门楣,爷爷把包括用在他父亲身上的所有的心血都倾注于自己的孙子李义府身上。小时候的李义府真的没有让爷爷失望,聪明伶俐,读得一手好书,写得一手好文章,看到世人投来嫉妒的眼光,爷爷很受用。终于,他彻底的放心了---放心的去了。爷爷的走让无能的爹爹很绝望,并在绝望中靠典当爷爷的家产度日。家产是有限的而爹爹的无能是无限的,所以当他爹爹变卖李家的最后四件家具时,实在是没人再忍心要了,因为谁也不忍心连他祖上留下的四堵墙都买走让他们父子而无栖身之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七八岁的李义府决定出去打工。

            二十岁的那年,剑南道大使李大亮慧眼识珠,发现李义府不但文采出众而且风度翩翩、潇洒俊逸,认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便将李义府收入囊中。李义府便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体面的工作----典仪,虽然只是负责典礼仪式,但怎么说都比父亲的典当的工作体面得多。李义府当然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干得很卖力,领导很满意。为了能进一步发展,李义府严格要求自己,并成功的拒绝过性贿赂,事情是这样的,李义府因长相俊美,被有个喜欢搞同性恋的大土豪看上了,并许诺,只要从了他,出场费一定不低于怡红院的头牌粉头。面对基友的诱惑,李义府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后来,黄门侍郎刘洎、监察御史马周发现了李义府,一致认为让李义府做典仪有点太屈料了,便联名上书唐太宗推荐李义府,建议重用。李世民当然对刘洎、马周的眼光深信不疑,出于好奇和爱才,李世民决定给李义府一个机会,面试一下不知道是骡子是马的李义府。结果李义府在上林苑举行的宴会上表现也可堪完美,以一句“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语惊四座。李世民当即任命李义府为正七品监察御史。

          公元 643 年,晋王李治做了太子,李义府顺势做了太子舍人,兼崇贤馆学士,与以文墨见长太子司议郎来济齐名,时称“来李”,或称“李来”。做了储君的舍人和崇贤馆学士,李义府文思泉涌,为太子写了一篇四字文《承华箴》,因文中对李治极尽歌功颂德,李治很受用,对李义府也刮目相看。

          不过李义府心里仍然不平衡,因为自己齐名的来济现在都已经做了宰相。自古以来不患寡,患不均。李义府认为来济做宰相完全是因为他个好父亲,有个好血统。 所以李义府一生之中都对血统问题盈盈于怀,不能释然。

          心里不平衡的李义府更有件烦心事,百官之长长孙无忌不喜欢他,最近要给他调出京城,做璧州司马。虽说是都是五品平级调动,但是一旦调出去,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就到顶了,他当然也想像来济一样红得发紫,弄件紫衣服显摆显摆,也好弥补弥补血统方面的缺陷。

          长孙无忌不喜欢李义府是有原因的,因为李义府虽然文采飞扬,但却品行却不太端庄。人们都暗地里称李义府为笑里藏刀的李猫。俊美的长相是父母给的,天生丽质难自弃,这没办法,但是如果用这个俊美的长相为非作歹,那就不对了。用长相赢得怡红院的金银牌粉头的芳心顶多是个私生活糜烂的问题,关键是他曾用这张脸蛋害了不少人。他那张大众情人的脸,极富亲和力,在贞观年间做监察御史期间,许多贪官污吏鸡鸣狗盗之徒一见李义府就会因为他这张亲和力的脸而陷入不打自招的万劫不复境地,结果,李义府举起了平时笑里藏的屠刀。于是,人们都亲切地蔑称他为“笑里藏刀的李猫”。

          这种暗箭伤人的江湖上下三滥的途径当然为一向耿直的长孙无忌所不齿,所以当璧州司马空缺的时候,长孙无忌借机给他平调出去了。

          李义府正在为这件事情发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1: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本帖最后由 霁雨初晴 于 2014-3-8 11:09 编辑

                                                                                 (二十七)
      一般的来说,碰到类似的棘脑袋的问题,李义府的一贯做法就是下班后,在路上等个测字先生或者拦个江湖术士,任他们用凝重的眼光上上下下地打量自己,然后做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结论,自己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当然全是善者)。李义府坚定地认为:他们人品不错,至少收钱就办事。

      这次李义府运气不错,因为还没有等到下班,就有“痣者”来给他出主意了,并且还免费。这个痣者叫王德俭,是李义府的同事,因为脖上子的痣和他的思维一样发达(幸亏是良性的),所以被尊称为“痣囊”,戏称为“阴囊”。

      痣者到底是痣者,为了防止兔死狐悲的悲壮场面出现,王德俭给李义府下了一剂猛药:上奏圣上,废王立武。并告诉李义府,自己的宰相舅舅许敬宗这几天正为这件事情苦恼。虽然李治和武昭仪的心思昭然若揭,但是他们必须要保持着要有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高尚情怀。因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朝中重臣暗中支持皇后,让有心支持武昭仪的舅舅一直茶饭不思。经老奸巨猾的舅舅苦思冥想,现在的他终于悟道: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找人把武则天想做皇后这事情挑明。

      李义府扪心自问,单凭文采而言,自己肯定有把握把武则天不可告人的目的跃然纸上,并且读起来一定还会抑扬顿挫。

      不过,为了防止赔本,李义府还是首先对敌我势力进行初步对比:

      正方主力----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李勣、韩瑗、来济。

      反方主力----李治、武则天、许敬宗、李义府。

      先从数学上进行人数对比:比例为六比三(自己不算人),通过约分:二比一。但是按照惯例,于志宁和李勣两只老狐狸到关键的时候一定会脚底抹油,溜之大吉。现在局面很明朗:四比三,人数上出于劣势。幸好不是打群架。

      再从能量上对比:李治和武则天虽然是反方代表,但是很不幸,这仍然是个屁股决定脑袋的时代,政治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发出的呼声必将是正义的呐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虽然李治和武则天和正方代表们比起来,在年龄上明显不占优势,但是目前显然不是排资格论辈分的时候,可以毫不夸张的认为:李治出马,一个顶仨。对于这一点,李义府也很有信心。

      局势逆转:五比四。

      做完局势分析后李义府很兴奋,走投无路的他决定孤注一掷,人生难得几回搏,虽然自己现在年龄有点大,但是还是需要搏一搏的。

       李义府很敬业,晚饭都顾不上吃,写好奏折后,主动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互助精神,替王德俭值夜班。由王德俭则带着自己墨迹未干的废王立武的奏折去上书房,并发扬你见还是不见,我就在这里---板等的精神等着王德俭凯归。

       毕竟知音难求,这份迟来的奏折让李治大喜过望,连夜召见了李义府。宾主双方会见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双方愉快地就奏折里所提的废王立武交换了意见,李义府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皇后无子,势必引得他人觊觎太子之位。固固本清源,废王立武是全国各族人民由来已久的心声,如此时废王立武顺应民心,苍生定然弹冠相庆,称皇上为尧舜禹汤。自古以来,民心向背是革命成败的关键(这一点老爸也提醒过李治),如民心可得,则天下可定矣。

        显然李义府的一席话让热血青年李治的热血已经沸腾起来。想不到自己的子民的觉悟已经到了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地步。更让李治龙颜大悦的是,原来执迷不悟的大臣们也已经开始觉悟了,坚不可摧的大臣阵营已经开始有分化的态势。李义府主动放弃晚饭时间写废王立武的奏折,并自觉放弃休息时间来和自己套近乎便能说明问题。虽然他职位低了点,但是只要愿意自己滥用职权,职位不是问题。李治拍了拍李义府的肩膀,言下之意,干得不错。

        不料这鼓励性的一拍似乎拍到了李义府的痛处。因为面带痛楚的李义府当即跪倒,并依依不舍地向皇帝辞行,自己深夜冒昧打扰皇上,只是因为明天一早自己就被长孙无忌排挤到璧州上任了,所有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自己想拥护皇上废王立武。

       当李治再次拍了拍李义府时候,李义府笑了,因为李治说,璧州不用去了。虽然看起来李治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很不高兴,但是李义府知道为什么。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去找痣者喝庆功宴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0-28 01:01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3-8 12: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22 10:19
  • 签到天数: 17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3-9 14: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3-9 19: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信阳市
    作者具备丰富的文史知识,值得赞佩!同时,扎实厚重的古文功底令人羡慕!最值得赞美的是对历史人物的个人理解,十分透彻,为作者叫好。在文中,作者用考证手法去写,更加增添文本的魅力。期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3-10 03: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宜宾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0: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本帖最后由 霁雨初晴 于 2014-3-10 13:07 编辑

                                                                        (二十八)

           新的一天开始了。对中书舍人李义府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除了阳光分外明媚外,他的心情也分外轻松,因为他已经卸下了去璧州做司马的思想包袱。他有了新的岗位:中书侍郎(副部级,正四品)。皇上对自己的提拔无异于是向大臣们亮明自己的立场:对废王立武这件事自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他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程是光明的。

          李治的心情当然也踏实了很多,在自作主张的把知音李义府安顿好后,他又把已经死去的父亲从昭陵里强行拖了出来,着实地回忆了一番,君,舟也,民,水也。。。。君民团结,废王立武,差不多了,他宁愿相信李义府说的是真的。

           他突然想找个时间把那些冥冥不化的大臣们召集起来开个常委会,把废王立武的话题挑明了,举手表决也好,鼓掌通过也罢,只要不玩江湖上打太极拳或者踢皮球的把戏就行。

          会议如期举行(九月初一,收获的季节)。正如李义府所料:与会代表李勣也如期像马航的波音777飞机一样临时偏离了航线---失联。失联的原因当然不是坠海而是机舱出了问题:肚子坏了。

          于志宁则恪守言多必失的格言:我就看看,我不说话,他也铁了心,打定主意和李勣一起做个中间派。我能理解他,毕竟今天的一切都来之不易,如果仅仅因为说错了一句话或者站错了队而让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的成果顷刻间如大厦轰然倒塌,换成谁也不会甘心(除了褚遂良)。明天虽然是美好滴,但成立的条件是明天自己还好好的活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怎么看,那是他们的事儿。

          李治眯着眼按既定计划抖出包袱后,按照大臣们事先所达成的共识,首先接过皇上包袱的是公推代表褚遂良。其实,与其说是公推还不如说是毛遂自荐自告奋勇争取来的。褚遂良的理由很有说服力:上立意已决,今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阻上,事若不成,则上必怒舅或惩功臣,汝等忍陷上于不义乎?臣本布衣一介,身无寸功,唯幸先帝恩宠,以有今日之荣,臣夙夜思报先帝知遇之恩,虽粉身碎骨而无憾焉。

           在场所有的人都明白这番话的含义:为了能劝谏皇上,自己将不惜一死。忠心耿耿,诚意拳拳。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我们不得不再次把李世民从坟墓里拉出来表示一下由衷的敬意,对他的识人之准,御人之能由衷地表示惊叹。因为李世民在弥留之际,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太子李治说:“只要有忠心耿耿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之事,我就放心了。”(并没有言及于志宁和李勣)。言罢,命令褚遂良起草李治继位诏书。

           铁一样的事实无情地再次证明了李世民论断的正确性。

           一般来说,大臣力谏的方式,大都会采用孟子见梁惠王那种拐弯抹角的“婉约派”,可褚遂良明显属于直来直去的“豪放派”。

          1.出生名门的王皇后由先帝指婚,婚后尽守孝道,先帝在世前曾陛下面称皇后为佳儿佳妇。一直以来恪守妇道(影射武则天不守妇节),并无过错。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陛下内室空缺,尽可广选天下贤良淑德女子进宫。如皇上执意要废王立武,先帝在天之灵怎得安稳?毕竟武昭仪是在先帝一朝侍奉过先帝的(夺妻之恨即使换成一般人也睡不踏实的)。

         3 小公主事件和厌胜事件,一直是悬而未决的疑案,连圣明的皇上您都觉得证据不足,愚钝的我们都能看出来你是难得糊涂的假糊涂。

          义正言辞,铿锵有声。尴尬的李治没有王顾左右,也没有言他。无奈,他挂出了免战牌---散会。

          大概因为名字的原因,写到这里,不免联想起许褚赤膊战马超的大无畏精神。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大智若愚?

          显然都不是。本着对李家江山负责的态度,知人善任的李世民绝不会用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做顾命大臣。当年李世民打算远征辽东,遭到了褚遂良的坚决反对,李世民强硬的让褚遂良最终选择了沉默,并随唐太宗远征辽东。后来事态的发展证实了褚遂良的反对是正确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甘洒热血。

        他用无畏诠释着忠心的内涵。

        要了解褚遂良这种性格,还是先来看看他的书法。这位初唐书法四大家(另外三位:虞世南、欧阳询、薛稷)的线条大师,以瘦贵清腴秀润为肌,以浩然不可露骨为肤,悠悠然流淌于指腕之间细劲、遒婉的楷书线条是他的刚正、耿直。领悟这种抽象的美是需要时间的。扬无咎领悟了:笔力雄赡,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苏东坡领悟了: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蔡希最终也领悟了:“仆尝闻褚河南用笔如印印泥,思其所以,久不悟。

        我想,他们所领悟的不仅仅是褚遂良的书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1-9 08:5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越南
    玉琮 发表于 2014-3-9 19:37
    作者具备丰富的文史知识,值得赞佩!同时,扎实厚重的古文功底令人羡慕!最值得赞美的是对历史人物的个人理 ...

    感谢沈主席指导,只是对沈主席夸奖深感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商城县论坛 ( 豫ICP备1903966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152402000165号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hwxwb@126.com 举报电话:037161530168

    GMT+8, 2024-4-20 17:21 , Processed in 0.553728 second(s), 3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