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在商城 发表于 2019-12-11 21:48:29

商城县工作29年的孩子王,巨额举债背后有一段令人心酸的隐情


汪忠兴:双肩挑起家和校,家庭学校两不误

——杨述海


      在河凤桥乡,提起汪忠兴老师,熟悉他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纷纷夸赞他是一名好老师,一个好儿子,一位好父亲!他不仅工作出色,而且孝敬父母,疼爱妻子,还悉心照料患病的儿子,真正做到了家庭事业两不误。



少年理想成泡影,哭着踏进潢师门

      汪忠兴老师,1970年3月出生于河凤桥乡栏杆桥村,从小就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于1987年考上了潢川师范学校。这在当时的十里八乡引起了一阵轰动,因为那时可以从初中直接考师范,全乡每年也就1-2个名额,很不容易考,只有特别拔尖的应届毕业生才能考上。但是这对于汪忠兴本人来说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考上潢师就不是他的梦想——他的理想是上高中,考海军大学,将来当一名海军军官,为祖国的国防奉献青春。考上了潢师对于他这个太贫困了的家庭却是一件大好事。家里没有钱让他读高中,上大学,何况当时上潢师有生活补贴,还是包分配,是铁饭碗呢。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不花啥钱毕业就有工资,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他无可奈何只好妥协,就这样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临去潢师的前一天,他放声大哭了一场,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与自己的理想告别。



他是一名好老师

      1990年9月,汪忠兴上完潢师,分配到了邻村观音山小学任教。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和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听着那一声声童真的欢笑,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喜欢上了教师这个光辉的职业!一颗心,一生情,他暗暗下定决心:不求轰轰烈烈,就踏踏实实当好一名乡村老师!他虚心向每一位老教师请教,积极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认真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培优转差工作成效显著,真诚对待每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言春作苦,化泥护花红。很快,他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和教学能力就得到了本校师生的认可,教管站(现在的中心校)领导也对他的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当时教管站数学辅导老师杨玉志在听了他的数学课以后连声称赞:“汪老师虽然刚上班不久,但他的课上得很有特色,他的进步非常快,他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由于工作突出,在他参加工作的第二学年就被学校推选为教导主任,第三年又兼任总务主任,他的每项工作均做得十分出色,不负众望。



他是一名优秀校长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1994年9月,工作出色的汪忠兴被河凤桥乡教育管理站委以重任,任命他为栏杆桥小学校长。这在当时创造了河凤桥乡教育系统多项第一:当时他只有24岁,成为河凤桥乡最年轻的校长;当时他参加工作刚刚4年,成为河凤桥乡参加工作时间最短的校长;他是回母校当校长,也是当时第一个刚当校长就回母校的人。对于这个任命,他很犹豫,顾虑重重。因为当时的栏杆桥小学,连续多年各项工作均排在全乡倒数,学校教师大都为老民师,家中农活多,顾家不顾校,工作纪律较为散漫,何况还有教过自己的老师,自己该如何去管理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呢?当时的教管站长蒋与德找他谈话说:“我让你去当校长,是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前面几任校长都当不下去,而你年轻有为,少年老成,又有干劲,就你去最合适,你不要顾虑,大胆管理,有什么事我给你兜着,我支持你,我看好你!”




      话说到这份上,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好走马上任。面对栏杆桥学校的状况,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了几条有针对性的制度:第一,变福利为补贴。取消所有福利,学校收入除了维持正常开支外,多余的钱均用于教学和各项工作补贴。学校的各项工作均做出量化,给予适当补贴,补贴标准由教师讨论决定。教师多工作就多得补贴,完成质量好的还有奖励。第二,在教学上,设立全乡同步奖和提高名次奖。学年初,以本校上学年在全乡统考中的总评名次作为一年级语、数的基础名次,其余年级各科均以本年级本科目在上学年全乡统考中的名次为基础。到学期末全乡统考时,凡比基础名次有所提高的,每提高一个名次均有相应的奖励。凡在全乡统考中获得奖励的,学校给予同等额度的奖励。第三,完善工作纪律,补课销假制度。教师在农忙时请假,事后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将课程补回来的,可以抵销假期,学校就不再扣该教师工资。另外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其他一些制度。这些制度在执行初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汪校长就挨个地、耐心地跟教师们解释,最终使这些制度能够按计划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栏杆桥学校的面貌悄然发生了变化,各项工作均有了很大起色,到1999年汪校长调走时,栏杆桥学校各项工作均上升到全乡前列,教育教学工作在全乡评比中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汪校长本人所代学科也年年在全乡统考中获奖。



      1999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汪忠兴被调往赵棚小学任校长。此时的他,工作经验更加丰富,工作能力更强,又加上他谦虚谨慎,为人低调,团结带领全校教师,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得井然有序有声有色,学校及个人荣誉不断,多次受到县、乡及教管站的表彰。

      2002年到2004年,学校教学工作在全乡统考评比中连续三年获得总评第一名,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他的辛勤工作、以身作则、团结群众、能力出众,受到了上级领导、全校师生及周围群众的一致好评。2009年汪忠兴同志调走时,赵棚学校全体师生及群众均依依不舍。


他是一个好儿子

      汪忠兴同志兄弟姐妹共8人,他排名第7,到他参加工作时,父母已风烛残年,百病缠身。2004年,他母亲突然得了脑中风,半身不遂,后又卧床不起。当时两个哥哥均在外地打工,他义不容辞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重任。每隔一天,他都要早早起床上街买菜给父母送去,每天下午放学都去给母亲按摩,天快黑时又匆匆赶到学校,备课、批改作业,处理学校工作,但他从没因为照料母亲而耽误学校工作。

      2008年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得了半身不遂。这次汪忠兴的担子更重了。他需要每天早上给父亲买菜做饭,然后返回学校工作,中午给父亲送饭,晚上还需给父亲做饭、洗澡、喂药、按摩,风雨无阻,这样坚持了两年多,后来因为还需照顾生病的儿子,实在无法兼顾,大哥大嫂便接过了照顾父亲的重任。

      有人问他:“你兄弟姐妹那么多,凭什么让你一个人照顾父母呀?”他说:“兄弟姐妹们都不容易,就数我清闲些,再说,父母养我小,我养父母老,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呀!”2012年他的父亲也去世了。他事后跟人说:“作为儿子,我虽没能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但我也问心无愧了。作为教师,我没因家务事而耽误学生的学习,我也问心无愧了。”


他是一位好父亲

      汪忠兴常跟人说,这辈子他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儿女,可唯独亏欠了自己的妻子。




      由于家庭特别贫困,汪老师27岁时才娶了一位农村姑娘为妻。女儿刚满周岁妻子便出门去打工补贴家用。2010年,经济稍稍宽裕点儿了,妻子就跟他商量说想要个儿子。他本来不想要了,可是想到这些年对妻子的亏欠,也就同意了。没想到,在他的妻子怀孕6个月时,一时不慎动了胎气,造成大出血,妻子差点丧命。好在及时抢救,妻子的命总算保住了,而且还剖腹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孩子由于没发育好,在保育箱呆了一百多天,花了三十多万元。到孩子两岁时还不会走路,去多家医院检查,均说是没发育好,需要做康复治疗。于是他妻子带着孩子到处求医问药,做康复训练,几年下来,效果甚微。孩子5岁时 ,确实承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了,妻子只得将孩子交给他照顾,自己再次踏上打工路。他只能辞去校长职务,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儿子。当时有人担心他无法适应角色的转换,他说:“我是多年的校长,也是有着多年党龄的党员,我会做好一名称职的老师,也会做好一个父亲,绝不会依老卖老、居功自傲,学校无论给我安排什么工作,我绝对服从分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学校让他带哪年级课,他就带哪年级课,从没挑三拣四,讨价还价,而且各项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完成,所带学科连年排在全乡前列。




      当园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也将儿子照顾得非常周到。每天早上六点钟他准时起床做饭,做好后给儿子穿好衣服,然后给他按摩、洗脸、刷牙、喂饭。七点半准时赶往学校,备课、改作业、上课。课间时间,他去扶着儿子练习走路。晚上放学回家,他先做晚饭,吃完饭领着儿子练习走路,然后给儿子洗澡、按摩,哄儿子睡觉。每年暑假,他都会带儿子去治疗。截至目前,为了给儿子看病,他总计花费70多万元,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




      每次见到汪忠兴老师,他总是乐呵呵的,总是那么精神抖擞。我不禁问他:“你忙着教学,又要照顾儿子,累不累呀?”他笑笑说:“累呀!可是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也有人觉得他天生就是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可谁又知道他满头青丝早已大半成了银发。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让他能够兼顾家庭与学校呢?是爱!对学生的爱,是对家人的爱,是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爱!心中有爱,眼里便有神采,行动就更有劲头。汪老师的爱才是一种人间大爱,是对社会、对家庭、对事业的真爱,也是他人生奋斗的动力和源泉,就是一名乡村教师永恒不变的初心吧。

来源:商城教育


缘在商城编后语:

      让人感动得梨花带雨的不仅仅是我们对生活在窘境中的汪忠兴老师的同情之心冲破了屏障,让人感动的还有他顽强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秉性,让人感动的还有他在如此窘迫的困境下依然是一位孝子、一位好父亲、一位好老师以及他不折不扣的好人品,更让人感动的还有他独自扛起艰难的家庭重任的同时,还能一如既往的坚守乡村学校,为农村孩子的未来充当垫脚石、攀云梯......。这世间有太多的不公,总是去眷顾着那些心地善良、秉性优秀、品格高尚的好人,让他们哪怕坚挺着胸膛,也难以抗拒被压弯的脊梁,而此时,我曾试想,哪怕我们社会能给他一根稻草,那也一定是这样一个家庭幸福的希望与力量的源泉......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9-12-12 09:55:35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社会帮助他。

东哲图文 发表于 2019-12-17 08:18:14

眼眶湿润,不亏为共产党人,面对工作、家庭无怨无悔,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孝子、好老师、好父亲,家中的好男人https://deey.app1.magcloud.net/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天天好心情 发表于 2019-12-17 16:54:09

能免费提供医疗救助更好。

了解实情 发表于 2019-12-18 10:11:08

建议教育局牵头,组织多方面义捐方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城县工作29年的孩子王,巨额举债背后有一段令人心酸的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