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 发表于 2018-5-12 11:20:37

汶川,转眼已是十年!

本帖最后由 小英雄 于 2018-5-12 11:22 编辑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
一个无法被遗忘的时间

那一刻,地动山摇,万物灰寂,生死沉默四川汶川8.0级地震,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或许时光可以抚平山川河流的裂缝可以抚平我们的伤痛
但永远带不走的是那份刻骨的记忆有绝望也有感动
一转眼十年了还记得他们吗?
1
“敬礼娃娃”:感恩十年汶川地震中
三岁的小郎铮被解放军官兵从废墟里救出他用稚嫩的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个少先队队礼

这一幕感动了全中国
郎铮和父亲
如今他已是十三岁的少年学会了感恩、坚强正在健康、快乐地成长!
2
“可乐男孩”:他终于和可乐在一起了在十年前的地震中一个17岁被救少年的一句“叔叔,我要喝可乐”

给当时阴霾中的救援带来了一丝阳光
薛枭在可口可乐
2013年大学毕业后薛枭加入了可口可乐公司负责公益活动十年过去薛枭依旧是周围人的开心果依旧常常把一罐可乐放在手边
3
“无腿舞者”:坚强起舞汶川地震夺去了她10个月大的女儿和婆婆还有她跳舞的双腿
2008年6月10日,媒体报道了廖智经历地震及截肢的全过程
她说“残疾是我们生命当中最大的印记,我们需要被真实地接纳。”装上义肢跑马拉松的廖智
面对残酷她选择了乐观、坚强
4
“汶川男孩”:长大我当空降兵十年前程强高举 “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送别抗震救灾部队这一幕被媒体定格

十年后当年那个瘦小的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壮小伙
担任班长,程强庄严宣誓
他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真的成为了一名空降兵还成了黄继光班的班长

他说“高高飘扬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旗帜和印有‘空降兵’字样的头盔,让我至今不忘。”
5
“地震生命奇迹”蒋雨航:从被救者到救人者
汶川地震发生时20岁的小伙子蒋雨航被埋在废墟中120多个小时是消防官兵救了他

十年后他从被救者变成救人者投身部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救火英雄
6
“震区男孩”:从害怕到勇敢
十年前强天林上初二地震来临时他害怕得瑟瑟发抖是一位解放军替他挡住了砸下来的石头

十年后他成为了一名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
现在的他已不再害怕因为他就是幸存者的希望
7
“举牌男孩”徐广:你们辛苦了
十年前当时上五年级的徐广手举纸牌“你们辛苦了”致谢军人照片激励了千万人

十年后
他做公益计划考研进军医大
他说“十年前我看到许多军人帮助我们,我有军人情结,因此想考军医大,未来会回到四川。”
历史永远铭记那些义无反顾的背影
小央视频:十年了,感谢他们当时相信废墟里有活的生命
有些场景,经过时间的积淀与打磨,会闪耀出愈加夺目的光芒。
10年,时间将汶川抗震救灾凝成一本厚重的相册。1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翻开这本相册时,看到这样撼人心魄的一幕幕——
2008年5月13日7时首批4500名空降兵乘运输机出发紧急赶赴灾区
时任师参谋长的王毅主动请缨,率官兵火速开赴汶川。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挺进,尽快开辟生命通道。13日23时15分,王毅带领这200名勇士,历经21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震后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与外界有了联系。
4999米高空飞身一跃

2008年5月14日为准确掌握灾区情况空降兵某部15位官兵冒着生命危险从5000米高空降灾区
2008年5月14日,茂县上空。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三天,接连两天的大雨终于停了。一架运输机飞到重灾区茂县上空。当时机上除了5名机组人员,还有100名官兵,这是在4999米的高空,如果再算上茂县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这里无疑是万米高空。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机上的伞降队员没有人知道跳下去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
  14日12时25分,震后第一批伞降的15名勇士,终于踏上了震中茂县的土地。事前他们写下的等于是遗书的请战书:“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
别怨我,我是军人!
“别怨我,我是军人!”这是抗震救灾中一位军官的怒吼。战友不让他进一座废墟中抢救伤员,他指着身上的迷彩服怒吼:“你记住!一个兵,穿上军装的时候,就不再是你老子的儿子,你老婆的男人!你是老百姓的儿子,是国家军人!我今天就对不起她了!”然后向着妻子所在的城市方向敬礼:“宝贝,我爱你!别恨我,我是军人!”进入废墟后,余震造成废墟二次坍塌,他把伤员压在身下,自己受伤。七小时后,他醒了过来,拔下针头再次冲进了救援的队伍……
都是亲人,哪个不亲呢?

2008年5月15日,空军某部官兵把刚刚搜救的幸存者,紧急送上直升机运往成都救治。
求求你让我再救一个
2008年5月13日,官兵靠身体搭建人梯,转运伤员。
2008年5月13日,正在绵竹市武都镇武都小学实施救援的绵竹市消防大队战士荆利杰发出了让人震动的呼喊。上午10时许,在抢救最关键的时候,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中突然发生二次坍塌。为保护救援人员,消防指挥部立即下令暂时撤出,等余震过去后再伺机进入。然而此时废墟中却还有一个孩子在呼救。荆利杰下意识地转身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要下陷,战友们把荆利杰死死拉住。

他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哭着大声喊道:“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荆利杰至少搜救出300多人。
……
汶川地震中,空军医疗队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溜铁索过河抢救伤员。
2008年5月16日,抢险部队官兵快速进入汶川映秀镇救灾现场。
2008年5月15日,四川彭州,搜救现场可见塌方的山体。
2008年5月15日,救援人员抬着一名刚刚从废墟中救出的幸存者。
2008年5月13日,空军某部官兵在废墟里救出一名老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各军区的官兵集结灾区,展开救援行动。
2008年5月15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搬运伤员。
2008年5月16日凌晨,在汶川县映秀镇抢险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在马路上休息。
战士们背着食品和药品前行。
同舟共济。
一名小战士用自己的身体为两名儿童遮挡直升机起飞卷起的风沙。


人们也许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历史却会永远铭记他们的背影!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10年前的汶川,但不止在汶川。唐山大地震、九八抗洪、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难来临,中国军人总是逆向而行,屹立于天崩地裂之间。他们用双手扒开废墟上的乱石,用双脚踏出一条条崎岖的生命之路,用双肩扛起担架上一个个虚弱的生命。只要人民需要,他们便义无反顾。
十年这场灾难带来的悲痛从未被忘却
十年地震悄悄地改变着每一个人
十年3600多个日日夜夜
任凭时光怎样穿梭当年那幅前仆后继、气壮山河的图景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转眼,已是十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汶川,转眼已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