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在商城 发表于 2017-3-25 15:37:57

最美乡村·春耕 最浓是乡愁——最难忘父亲犁田那头老水牛

                                                                                                                                             

最美乡村·春耕 最浓是乡愁——最难忘父亲犁田那头老水牛视频作者:阿里阳阳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s0387axwnu5&width=500&height=375&auto=0&auto=1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加快,机械在农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我们商城县,使用耕牛耕地的也逐渐减少,仅边缘山区还有部分耕牛,本视频是苏仙石网友阿里阳阳刚刚在老家拍摄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数九歌的最后一九:“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就是关于水牛耕地的一种描述。

   
   近些年,我县青年一代外出务工,家里剩下老年与儿童留守,也还有一部分青年妇女在家务农,于是,她们也成为了耕田犁地的主力军,只要有一头老牛,哪怕你不会犁地,它也能带着你走。   
   
       在农村,老年一代人对耕牛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是来源于耕牛在农业中的重要性,是祖先传下来的“传家宝”。在旧时期,家里有一头耕牛就是财富的象征,娶媳妇一看是否有三间茅草屋,而看有没有耕牛,媒人与姑娘说出这两点,那就是能一锤定音的。   
      
   现在的年轻人对耕牛是没什么感情,但记忆中的耕牛却依然是浓浓的乡愁。梨过田、钯过地、放过牛的那一代人,哪怕当前生活的再好,也不会忘记忠实的人类长工——水牛。   

       还记得儿时骑着水牛的景象吗?      水牛是任劳任怨的好朋友,近代诗人臧克家的那首老黄牛,便是对老牛忠实的一种真实写照:            块块荒田水和泥,         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等扬鞭自奋蹄。         人们通常会这么说:老牛自知黄昏近,人不扬鞭自奋蹄。相比之下,我觉得这句更通熟易懂些。
   
         老牛是任劳任怨的,而人们对老牛的感情更是几千年未曾变过,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词是这么描述的: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长年放牛什么忧愁都没有,就怕付不起租子要卖我的牛,反映了旧社会剥削的残酷,更是表达了对老牛的深深依赖。   
      
   不久前某地为教育孩子努力学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生活,做了这么一个实验。他们先是指导孩子掌梨耕田,让孩子懂得种田的幸苦。这还不够,又搞了一次用人替换牛的活动。   
   
      大人加孩子十余人拉着犁,这才拉动犁。这家人的孩子以后再也不会骂人家蠢的像头牛了,因为牛本身不是蠢,只是它力气大,但要骂人蠢如牛,就真真的是对牛不尊重了。      
   
       而今,又到了春耕播种季节,你还记得你家里的那头老水牛吗?   
      
      在故乡的商城,在老家的农村,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的睡梦中,是否还有那头老牛,让我们久久怀念?   
         



xhq5188 发表于 2017-3-25 21:50:06

小时候    没少放牛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7-3-25 22:03:13

xhq5188 发表于 2017-3-25 21:50
小时候    没少放牛

越是夏天,牛越跑,心越烦燥,就不想fang'牛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美乡村·春耕 最浓是乡愁——最难忘父亲犁田那头老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