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2 16:13:54

“昨天的我你爱理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未来巨变后的商城农村是这样的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对农民释放了重大利好信息,农民进城落户更为方便。中国的历史总有一些规律性,也如老子所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30年,世界一定会发生巨大的改观 ,30年后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一定有极大的差异性。不过30年后,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相对地位会不会发生改变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预言,今天,我们来看其中的一种。



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
30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再没有像今天分得如此清楚,“农民”这个名词会逐步被人们淡忘,“三农问题”不复存在。
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三十年后“空心城”将取代“空心村”。


农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


三十年后,种田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3-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就像固定电话与信件还有电报,自然进入了博物馆。

中国社会福利和税收改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让三十年后的农村人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把农民引入城市;富人住在乡村,成为新农民,农民又成为工人。

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逐步不适合人居,水、电、气是关键问题。用人民币取代了污染,用法律取代了道德,用西方300年文明取代了5000年中华文明。蓦然回首,中国到了三十年后,才清楚西方的文化养不了中国人。
城市有工厂、有市场,是警察与小偷共存的地方;农村是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城市人会明白生活价值。
村长比市长更有荣誉感


30年后,乡村不再是5000到8000亩地的范围,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为庄园与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庄园的面积可能在5公顷到15公顷之间,村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有文化有钱的市民,他们都在村干部领导下。

农村户口可能会用10—30万元才能买到,村里有土地、户口、河流、林地等珍贵资源,就业岗位不够,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约有2.5—3亿农民涌入城市,不少城市系统处于崩溃状态,社会二元结构问题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那时,城市生活指数比农村差3—4倍,中国正式步入“农民问题”转入“城市问题”的时代。中国传统建筑全面取代欧式建筑



中国元素开始蔓延西方。从2006年到2036年农民房子还要经过2.5次重建,可是一次比一次建得更能恢复本土文化,这种文化会在2026年左右盛行,建筑风格以唐宋为主体,建筑材料会做得极为精致,超过今天的罗马柱、歌德墙。

只要农民觉悟,富裕了,这就是中国步入强大的开始。2030年前后,开始提出保护时代的文化与建筑,我们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保护这个时代的建筑记忆。建筑用木料量会逐步增加,村里的传统建筑会越来越多。一产(农业)时代的到来



30年后,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农业进入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一产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耕用具在20年中就基本用不上了。

农耕文明的消灭由科学技术来决定,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让绝大多数农村开始迅速进入到乡村城市状态,中国政府的新农村建设更是依照城市化的理念推进,推动着农民并不太欢迎的新农村。

严格的说,新农村建设是对中国农耕文明的一次破坏,这场破坏从本质上改变了中国农民,同时也终结了城市时代的命运。传统信仰将回归


早期的农村,宗教、宗祠和道德是乡村文明的核心。现在有的村只有小庙的遗址,但农民们心中依旧有佛。

30年后农村的建房修路,每户都有家祠、家庙、神龛,以道德与宗教统治的乡村将会重现。宗教是盛世的表现,中国也只有农民有尊严的时刻,盛世就会来临。
女人将退出半边天


安居乐业、相夫教子、男耕女织这是中国的儒教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这本身就不是什么看不起妇女,而是重新认定女人的价值,女人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如果这个价值错了,社会就乱了,因为女人是一个社会与家庭的母亲,女人是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平稳的轴心,一个家没有女人就不成家,没有了女人就失去了凝聚力,孩子没有了母亲就是天下最不幸的事,丈夫没有了女人其事业与灵魂就失去了90%。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从人的基本要求来看,“食”,在田园乡村绝对重要,蔬菜基本是有机蔬菜,又开始从有机蔬菜追求本地和原种食品。

“住”,目前建房,住所是彻底依人们的要求为原则,三十年后,开始从内心世界关注土壤,开始把土壤与树木视为自己的孩子,把它们看成有生命的物质。
而真正能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那是50年后的事了。那时的“住”,追求的不仅是室内的舒适度,而是开始强调室内外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住房与自然间的和谐,由“以人为本”改为“以自然为本”。
乡村环境会成为城市人追求的主流目标,房地产也开始转向广阔的乡村市场。“行”,行与路是一体的。目前的城市在最初规划时,并不是现在的规模,城市是带着沉重的压力在被动发展。满大街的人,是城市发展没有预料到的,“行”成为所有人很不满意的问题之一。
城市的路在修修补补中发展,乡村的路因为每个小城市均为3—5万人,道路呈现放射状的,小城市不是在水泥钢筋之中,而是在林中、水塘边、在小山坡,这里的路是景是田是人文环境,农村不再是汽车,可能是自行车、摩托车(太阳能)盛行,很多路又把水泥给改成砂石路和泥路。三十年之后,乡村将是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中国乡村正如今天的城市让人们向往!这就是我的预言!!!

粉红的回忆 发表于 2016-8-23 06:04:35

俺天天做这样的梦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3 06:30:44

粉红的回忆 发表于 2016-8-23 06:04
俺天天做这样的梦

恩也跟俺一样在乡下?

cappuccino 发表于 2016-8-23 08:23:18


毛主席说过,农村是片广阔的天地,俺们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3 09:01:35

cappuccino 发表于 2016-8-23 08:23
毛主席说过,农村是片广阔的天地,俺们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

现在有超前意识的,都回去了

游山虎 发表于 2016-8-23 16:02:55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3 09:01
现在有超前意识的,都回去了

跑的最快的,已回到最初了。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3 16:09:58

游山虎 发表于 2016-8-23 16:02
跑的最快的,已回到最初了。

等你一起

游山虎 发表于 2016-8-23 16:17:12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3 16:09
等你一起

俺不能拖你后腿,你该建啥建啥,等你的庄园完工后,俺就找到参照物了。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3 16:29:24

游山虎 发表于 2016-8-23 16:17
俺不能拖你后腿,你该建啥建啥,等你的庄园完工后,俺就找到参照物了。

还是你洋化

游山虎 发表于 2016-8-23 16:34:15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3 16:29
还是你洋化

恩的步伐实在太快,俺追不上只有无奈。:L

粉红的回忆 发表于 2016-8-24 05:41:15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3 06:30
恩也跟俺一样在乡下?

脸朝黄土背朝天——正是大忙天啊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4 05:55:00

粉红的回忆 发表于 2016-8-24 05:41
脸朝黄土背朝天——正是大忙天啊

快了

大别山里人 发表于 2016-8-24 08:45:53

21世纪中叶我们要成为发达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离国家的这个目标还有34年 期盼着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4 09:01:19

大别山里人 发表于 2016-8-24 08:45
21世纪中叶我们要成为发达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离国家的这个目标还有34年 期盼着

有梦想就有希望

大别山里人 发表于 2016-8-24 09:07:46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4 09:01
有梦想就有希望

有梦想是好,只是怕扯到国家的蛋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4 09:10:47

大别山里人 发表于 2016-8-24 09:07
有梦想是好,只是怕扯到国家的蛋

发展农村,是与国家发展纲要一致的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6 16:39:40

xiaoshimu 发表于 2016-8-26 16:38
我回帖楼主给加积分吗?

自动加积分

七里山 发表于 2016-8-29 14:57:49

以后富人住山上,穷人住城里。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8-29 20:15:28

七里山 发表于 2016-8-29 14:57
以后富人住山上,穷人住城里。

现在住山上也是富人,呼吸最好的空气,喝无污染的水,听没有噪音的歌,与大自然为伴,四处绿化,完全是神仙日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昨天的我你爱理不理,今天的我你高攀不起”未来巨变后的商城农村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