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 发表于 2016-6-1 15:25:06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

本帖最后由 小英雄 于 2016-6-1 15:29 编辑

思源中学七(8)班   张玉玲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积小善、成大德》。      巍巍中华漫漫五千年历史,一路风雨一路求索,终于在当今世界民族之林中,自尊自立、自信自强。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的脊梁、是我们的根、是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我们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之初,性本善”。善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性之初最美好的品质之一。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心存善念,常行善举,积小善以成大德。       人世间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显现出人心中的真假善恶与正邪美丑,因此人生中的一思一念都是非常重要的。2013年1月6日,上饶市高二学生徐欧阳捡到一个咖啡色手提包,包里有近5千元的现金、钥匙、银行卡及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为了不让失主着急,他在风雪中等了近两个小时,失主才寻回来。失主江女士看着穿着单薄,脸颊、手指冻得通红的的徐欧阳说:“我本想给他一些现金作为感谢的,但是那孩子坚决不要,他的所作所为,让我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今后我将尽我所能帮助那些我能帮助的人。”      善心是无附加任何功利的,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内心深处发出的正能量。“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指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正能量”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不管是善心还是恶念,都是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做人的正理。作为中学生,如何积善?      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在街上,遇到别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不妨热情地告诉一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老弱病残、孕妇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主动让座;在学校,捡到物品及时交还物主;面对学习或生活困难的同学,伸出援手,多加鼓励,帮助解决……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其实很简单,仅仅是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保留一颗善心,远离了冷漠。      同学们,一件“小善”反映了人类的本质追求,“经常做好事,施“小善”的人,会有一种“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的喜悦,会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而对于那被帮助和关爱的人,这“小善”如一盏突然点亮的明灯,点燃他希望的火种,甚至可以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只要我们人人都以一颗渴望文明、积极向善的心,从点滴做起,乐为“小善”,定能涤荡种种不文明的尘埃,灌溉和滋润人们的心田,孕育出文明和谐的绿洲。      谢谢大家。            

成子 发表于 2016-6-2 06:19:50

值得大赞!

文章 发表于 2016-6-2 09:14:38

这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就多多开展。

一骑红尘 发表于 2016-6-2 16:17:33

小小年纪相当了得。不知道是不是学生自己写的。

秦岭 发表于 2016-6-2 17:05:19

小英雄 发表于 2016-6-3 09:32:39

成子 发表于 2016-6-2 06:19
值得大赞!

谢谢。

回到最初 发表于 2016-6-3 17:40:09

俺只关心写这么好,得奖了没有。

心如清泉 发表于 2016-10-26 23:04:18

: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