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信息 发表于 2015-10-20 18:30:22

商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纪实


田湾村的巨变是商城县乡村面貌变化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商城县委、政府立足当地实际,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手,率先启动“美丽乡村、幸福商城”建设,并迅速形成了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热潮。尤其是在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之后,商城县适时提出“美丽乡村、文明城镇、幸福商城”建设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初步实现了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工作标准基本常态化,村民素质明显提升,文明城镇和美丽乡村扮靓出彩的目标。2014年该县被评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

立足县情 科学谋划美丽乡村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一个“鸡鸣闻三省”的地方,境内河网密布、山峦葱翠,生态良好,景色怡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该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低碳国土实验区、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该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得天独厚的基础。十八大以来,商城县积极响应中央要求,顺应群众期盼,创新思维、超前谋划,及时做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商城”的科学决策,着力将商城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全县人民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在制定规划中,商城县严格按照产业、村庄、土地、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五规合一’的要求,遵循‘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生活、有利于生态’的原则,把握‘田园风光、城市生活,突出特色、注重服务,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思路,科学制定了《商城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商城县委副书记孙杰介绍道,“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抓手,把‘三清、三保、五化、五改、两处理’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商城县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商城县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考评办法》及督导考核方案,强力向前推进,力争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三年有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面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目标”。

“我们田湾社区的兴建和县里其他社区一样,都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由政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引领,”田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太新说道,“在新型社区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不搞简单克隆。”据了解,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商城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按照先示范村、达标村,后环境整治村的顺序,为每个村都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将规划与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改造结合,以搬迁农户促保护、集合要素展风貌、加固修缮促开发、原始保护促保留等多种形式,繁荣发展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加大空心村治理,整治改造老村庄,规划建设新农村,倡导民居建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保持乡村的农耕之美、田园之美、自然之美、传统之美,实现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同时,注重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完善和提升,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依山就势,随形就貌,着力打造乡情可依、乡愁可寄,既有现代文明,又有传统文化的美丽乡村,使广大群众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满足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重点突出 有序改善人居环境

“商城县建设美丽乡村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实施。近期主要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大要素投入,完善环卫设施,组建保洁队伍,建立工作机制,着力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县委农办主任陈修芝介绍说,“在建设过程中,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原则,以100个干线公路和旅游主干道沿线村、特色产业村、旅游节点村、历史文化名村等建设达标村,精选22个村作为示范村。同时,突出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力度。”

对示范村和达标村,商城县重点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保用电安全”为主要内容,对基础好、条件成熟的村落逐步向“五化(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五改(改水、改厨、改排、改厕、改圈)、两处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延伸,适时向产业、环境、素质、管理“四大提升工程”拓展,着力实现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文明、处处和谐的目标。对环境整治村,则侧重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同时,根据所辖乡镇(处)、村(居)民居住分布、交通状况,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上,商城县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鼓励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处置,鼓励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农村垃圾处理厂建设运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各乡镇(处)按照实际需要建设一个中心垃圾处理厂,覆盖乡镇政府驻地和县境内主要道路沿线150个行政村,其他200多个人口分布相对较为集中、村落分布有一定规模的边缘村落,结合实际情况及需要,合理选择区位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有条件的偏远村庄则与相邻村庄合建小型垃圾处理厂。截至目前,全县新建小型简易垃圾填埋场55处,乡镇中心垃圾填埋场20个,建设垃圾池5136个,垃圾屋756个,设垃圾桶10028个。

“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商城县根据农村的土地、地形地势、道路交通条件以及居民住宅建设布局等具体情况,坚持集中优先、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维护简便、资源利用的原则,合理采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对于县城、产业集聚区、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标准化污水处理厂;对于土地比较宽阔、居住相对集中的,规划建设潜流式污水处理系统;对于居住相对分散的,规划建设联户式或分户式小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陈修芝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3个,建成潜流式污水处理系统35处,联户式小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246处。

强化主体意识“我的家,我参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群众是主体。在创建过程中,商城县始终把“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作为根本要求,把为群众谋福利、靠群众促发展作为工作方法。“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决策作出前,我县结合‘大宣讲、大走访、大排解’活动,就美丽乡村该不该建、如何建、谁来建、建成什么样子等现实问题,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做出决策。”陈修芝说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实施后,我县又通过召开动员会、宣讲会、座谈会,印发宣传单、编写顺口溜、发送短信息、开辟新专栏等形式,用群众语言,以直白话语,说浅显道理,着力让群众真正明白自己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从而激发了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创建的热情,有效避免了干部热、群众冷,干部干、群众看的不良现象。”

为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建设活动,商城县还在全县广泛开展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进家庭、进校园、进机关”“小手拉大手”“四进农家”和“争创文明家庭、争当文明公民”活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培训活动,及时制定《商城县文明道德教育规划》,建设文化墙15万平方米,倡导全民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转变生活方式,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倡导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在全县形成了“两委”干部带好头、党员组长齐加油、知名人士争一流、中小学生搞监督、人民群众不落后的生动局面。目前,“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管理靠大家”已经成为全县上下高度一致的思想共识,“美丽乡村我的家,农村不比城里差”业已成为商城广大干部群众最为自豪的幸福心声。文/ 杨锡冰 刘伟

知难不惧 创新解难求实效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还面临着资金筹集难、建立机制难等诸多的问题,商城县知难不惧、勇于探索,在较短的时间内打开了工作局面,在全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

“我县探索财政奖补一点、群众自筹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市场化运作一点的投融资机制,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问及如何解决资金难题,孙杰如是说道。在资金保障方面,商城县坚持政府引导,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支持。坚持群众主体,采取“一事一议”、群众自筹、能人捐资、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引导激励农民加大资金投入,自觉整治农村环境,自主建设美丽家园。具体操作中,商城县将垃圾处理任务分包,垃圾的日常清扫收集费用除农户自筹一部分(1元/人/月)外,县财政每村每年基数1万元,年终以奖代补每村平均2万元;农村散户污水处理建化粪池或者作为肥料处理,对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实施微动力、生态湿地无动力等处理模式进行生物降解,人口聚集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两年多来,全县共投入资金5.8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达8200万元(2015年预算投入3600万元),争取省财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3180万元,整合各涉农项目资金1.12亿元,群众个人投资5400万元,带动成功人士、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开发商等各类主体投入社会资金高达近3亿元,为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受益人投入为辅的长期稳定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管护投入机制外,商城县还大胆尝试垃圾分类处理、雨污分流和农户轮值保洁新模式,推广“户清扫收集、组转运分类、乡村填埋处理”的方法,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了完善的乡村卫生保洁长效保障机制。一方面,切实抓好农户、保洁回收清运队伍和村委会这三个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实施主体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目前,各乡镇(处)按照每个达标村配备4名环卫保洁人员、非达标村配备2名环卫保洁人员的标准,建立了一支1006人的全县村级环卫保洁队伍,并结合各地实际,按照最低900元的工资标准发放工资补助。”县美丽乡村建设督导组组长梅世胜向记者介绍道。另一方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和卫生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管护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管护投入机制、常态性的管护巡查机制、多样化的管护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管护内容,确定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避免了环卫基础设施“有人建、没人管”“前面建、后面坏”,环境卫生“边治理、边污染”的问题。

统筹推进 一体发展促协调

“住进了新型社区,享受着城市生活,我们干事业的劲头更足了。”张太新说道,“村里目前已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正经营着蔬菜、茶叶、油茶三个合作社,光蔬菜合作社,我们社员每户一年就能挣四五万块钱。”田湾村的全面发展正是商城县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统筹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生动写照。

按照“美丽乡村、文明城镇、幸福商城”的建设理念,商城县始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积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通过整合资金,多元投入,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的精品亮点。将创建活动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树立“保护生态、利用生态、优化生态、转化生态”的理念,建立生态制度,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创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了生态文明创建水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目前,商城县已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示范县评审验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按照“田园风光·城市生活”的规划要求,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融入现代元素,配套现代设施,提供现代服务,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建成了一批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全县城镇化率大幅提升。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三五”工程(商城县中北部50万亩粮油基地、南部山区50万亩茶叶和5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推动粮油、茶叶、油茶三大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依托,以合作发展为模式,提升了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产城融合为方向,提升了新型工业化水平;以“黄金池观”四大景区为龙头,以乡村生态游为带动,着力打造“如画商城·养生福地”的旅游品牌,促进了全县旅游经济发展。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商城县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根本扭转,如今的商城处处呈现出天蓝、地净、山青、水绿的美丽图景。该县先后荣获“美丽中国·全国创新示范县”“河南省文明县城”“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中国最美丽县”“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等荣誉称号。伏山乡里罗城村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汪桥镇、汪岗镇和七里冲村、杜畈村等9个镇村入选“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河凤桥乡新桥村成功入选省新农村建设引导点,7个乡镇被评省级生态乡镇、20行政村列入省级生态村,6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6个村列入第六批省历史文化名村。

“住别墅房,吃自来水,看有线电视,上宽带网络,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这些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渴盼已久的“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活低碳、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美丽乡村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城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