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信息 发表于 2014-10-14 20:32:49

商城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纪实

妙笔绘美景 乡村焕新颜

——商城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纪实

□李建国 杨锡冰

千峰竞秀百花艳,万木葱茏鸟争鸣,秋去香醉八月桂,春来霞染映山红。

走进位于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商城县,你马上就会被眼前的“美丽”吸引。一路走来,但见绿色密林连绵不绝,山野清风沁人心脾,清澈溪水潺潺而流,栋栋黛瓦白墙的楼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星罗棋布的田园旖旎风情,随处可见……

2013年,商城县以“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生活低碳、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美丽乡村、文明城镇、幸福商城建设全面启动,按照“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完善提升”的工作思路,计划在2013年至2020年期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示范乡村,并逐步实现建管并重、形成机制、巩固成果。

一幅“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廊、村容整洁的美丽乡村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的幸福画卷,正在商城大地次第展开。

凝聚共识 形成合力

奏响美丽乐章

迤逦的田园风光与洁净的村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点。而要成就这一“有形之美”,离不开建设规划的科学编制、相关政策意见的及时出台、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商城县制订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要》、《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考评办法》等系列文件,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政策体系。

一村一庄美,是点;整乡整镇美,是面。如何点面结合,绘就一张立体的“美丽乡村”图呢?“自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来,我们以县城、乡镇驻地、旅游景区为‘点’,以省道、旅游道路及大小河流为‘线’,规划100个村纳入县级考评;以全县370个村(居)为‘面’,分期分批打造22个示范村,努力率先建成“两点五线”美丽乡村示范区,力求达到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商城县委农办主任陈修芝介绍说。

配套政策很快发挥出强劲动力。商城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200万元,对纳入“美丽乡村”年度创建计划的村分档考核评定为“重点村”、“特色村”,对达到考核验收标准的村实行以奖代补。同时设立300万元专项考核奖励资金,对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按照改善人居环境“两保三化”(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净化环境、硬化道路、美化村庄)的要求,全县整合涉农政策项目和各类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截止目前,县财政投入资金1800万元,群众“一事一议”自筹资金500余万元,吸纳各类社会资金近3亿元,建垃圾池6650个,垃圾屋820个,设垃圾桶9600个,立面刷白860万平方米,拆除有碍观瞻的破旧圈舍、残垣断壁等16000多处,硬化道路420公里,栽植景观树10万余株。一个天蓝、地绿、水净、村美的农村人居新环境初步呈现。

村貌之变,以最直观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也很快引起外界关注。伏山乡里罗城村入选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汤管处七里冲村、金刚台乡杜畈村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有6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1个村列入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6个村列入第六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县上下的辛勤与智慧,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扎实苦干的结果。”说起商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商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天明这样说道。

突出重点 浓墨重彩

书写和谐诗篇

良好的村风和现代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而塑造这一“无形之美”,不仅需要旧貌换新颜的决心,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耐心。

也正因为如此,“如画商城·养生福地”的区域品牌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图景,黏合得如水到渠成般自然——美丽乡村的内在肌理,并非只有单线的“美丽”,更有着多层次的理念交融。

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头戏。按照政府主导、乡村组织、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全县实施了“三清”(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五化”(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五改”(改水、改厨、改排、改厕、改圈)和“两处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工程,着力抓点、带线、促面,做到点上靓丽,线上出彩,面上洁净。

围绕生态这一优势,全县把加强相融的自然生态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根本出发点,注重保留农村元素、乡村特色、文化内涵,使村落、产业、景观、文化交相辉映,保持乡村的农耕之美、田园之美、自然之美、传统之美,切实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和品位。

世世代代种田为生的农民,也开始试着“经营”村庄,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使是简单的种地,也有了新内涵——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如火如荼展开,除了种地,庭院经济、农家乐等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农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在“产业富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利用商城特色资源优势,以“三五”工程为依托,建设高产粮油、茶叶、油茶各50万亩,打造产业基地,育强龙头企业,配套服务体系;以“黄(黄柏山)金(金刚台)池(汤泉池)观(观音山)”四大景区为龙头,以乡村生态游为带动,着力打造一批以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村。

“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在这样的工作理念引导下,积极发挥旅游对美丽乡村、文明城镇、幸福商城建设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快旅游相关要素市场建设,带动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全县有将近200余家企事业单位为旅游产业提供服务支撑,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达6000余元。

“我家原来住在深山沟里,感谢政府搞美丽乡村建设,给我们规划建起了新房,如今居住条件改善了,环境变美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俺开了个农家饭店,一年赚个两三万不成问题。”站在宽敞舒适的小洋房前,黄柏山新村的老刘一脸激动。

多措并举 完善机制

绘就幸福画卷

美丽乡村建设,以人为本。随着公共文化、服务走入乡村,生态产业的蓬勃兴起,城乡观念逐渐模糊,生活在美丽乡村中的人,也迎来了崭新的生活格局。

与此交相辉映的是,全县先后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督导考评体系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推进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全县实行了县处级领导和县直单位包乡镇(办事处)、乡镇(办事处)科级干部包村、乡镇(处)一般干部包组、村(居)干部包户的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网络逐步建立。与此同时,一大批社会成功人士从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大变化中受到感动、受到感染,纷纷慷慨解囊,支援家乡建设。

从2013年起,商城县还把美丽乡村建设年度目标全部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处)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建立了“一月一观摩、一月一督导、一月一考评、一月一排队”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到各乡镇(处)、村(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督促检查。

人改变环境,环境造就人。为整体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县委、县政府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启动了“十个一”文明创建和“争创文明家庭、争当文明公民”活动。从2013年开始,每年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县级文明家庭100个、文明公民100名,让美丽乡村劲吹文明新风气。

“搞了美丽乡村建设后,村里建了休闲广场,我经常喊朋友一起过来散步,跳跳舞,日子是越过越有味了。”在冯店乡通城店村休闲广场上,居民张丽高兴地聊起最近的生活。

因优美的生态环境脱颖而出、因“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美誉声名远扬,如今,商城又因美丽乡村、文明城镇、幸福商城建设而再度锦上添花,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低碳国土实验区、“美丽中国·全国创新示范县”、河南省文明县城、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县、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中国最美丽县等多项殊荣。(原刊登于《信阳宣传》2014年第4期)

茅山老道 发表于 2014-10-14 21:04:12

:lol:lol:lol

haozhenhao2 发表于 2014-10-15 15:59:44

美丽,越来越美丽呀

ぅ日光倾城 发表于 2014-10-15 16:24:59

先把城区搞干净了再说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商城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