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 发表于 2012-4-18 09:53:35

分享美文 分享感动

有一种幸福让人泪流满面




□李新民
一场春雨过后,天地如洗一般。三月阳春,大地氤氲着芬芳的气息。这是一个天空干净、阳光明媚的上午,院子里没有一丝风,空气香甜静谧,斑驳的土墙上,闲挂着被季节晒得发黄的种子,耳畔有三两只蜜蜂发出嗡嗡的声响,墙角的一边,垂柳的枝条正泛出新绿。屋檐下,80岁的烈士后代吴维生老人正安详地抽着旱烟,老人悠闲地张口吸气回味,缕缕青烟飘散到小院天井的上空,转瞬化作虚无。阳光直射下来,老人浓密发白的胡须和细小明亮的眼睛在光线的照耀下,透出蓬勃葳蕤的坚硬和直达心里的柔软。眼前的一切,似一幅静止的画,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在现实里,让人想起久远。
是的,这是一种久远的现实,如今看似平静,该温暖的温暖,该彷徨的彷徨。眼前的老人,在热闹的当下,真实地活在自己清净的世界里,没有烦扰和纷争。在这普通的农家小院,80年的光阴浓缩着历史,也绵延着不绝的痛苦和酸楚。大爱与大义高至云天,卑微与卑贱低到尘埃,脸上没有抱怨悲苦的痕迹,心中弥漫知足感恩的情怀,一个人的一生,历经生死苦难,超脱淡定从容,原本这般简单。
吴维生老人是新县箭厂河乡一个普通的乡村老头,在中国广大的乡村,他与其他的老人并无区别。如果不是无意走近他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他的故事定然如每个慈祥的长者一样,充满和蔼和温情,而他,却是一个例外。在这个温暖的初春的上午,老人没有刻意地描绘和渲染,没有夸张地惊诧和起伏,只漫不经心地说出,那些从他幼小生命开始时与他发生关系的事实,让我早已麻木的神经颤动不已。
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随便抓一把泥土,就能拧出烈士的鲜血。青山巍峨,大地无语,埋葬着亲人。今天,当我们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当和平不再是一种向往,那双曾被泪水浸泡的双眼,依然澄澈着希望的光芒。
老人说:“从大革命开始,我们一家12口人只剩下我和母亲。伯父牺牲两年后我出生,我出生一年后父亲牺牲。我出生不到一个月,母亲坐牢,我寄养在别人家三年,母亲从牢里出来,我们相依为命,我才活到今天。”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刻意的省略和过度,平实地叙说,却跨越着厚重的历史,饱含着深沉的苦难以及生命最为原始本能的对美好光明的渴盼。那么,就让我们细细体味,这简单的话语背后,那些不可忽略的情节,如何印证、见证老人悲情而淡然的一生。
老人说,死去的十位亲人,只知道伯父和父亲死去的时间和地点,其他的八人,至今不知身埋何处;
老人说,我不知道父亲和伯父的样子,他们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
老人说,我的母亲生下我就关在牢里,在牢里,她受尽了人间的折磨;
老人说,母亲带着我,生不如死,那时的一天比现在的一年还长;
老人说,我也不知道,我怎么还能活到现在这个年纪……
我承认,很少有这样认真的倾听,特别是面对一个80岁的与自己生活、生命不相关的老人,也很少有一种淡淡的诉说,就这样直达心底,让人不经意间流下久违的泪水,甚至热泪盈眶。老人在无意地说着,那些往事并不如烟,明晰地在脑海里闪现来回。从历史回到现实,那曾经的真实,今天的我们仍然无法想象,更不用轻易言及经历。我在想,在这个忙碌的世界,大家都在忙不迭地进行物质的精神的转换切换置换更换,许多的日子,我们在奔波的路途中,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迷失,无论怎样回眸,再也找不回过去的自己。于是,叹息着哀怨着浮躁着颓废着,没有了感觉,找不到位置,更不用说找寻一片精神的家园,让灵魂诗意地栖居。我们可曾想到,稍微停顿一下匆忙的脚步,倾听一种声音,将自己唤醒?感受一种情怀,让心灵安顿?我无法回答。面对眼前的老人,我心虚心慌得乃至羞愧。
整个上午,我安静地坐在狭小的院子里,任盛大的阳光沐浴,让如手的温暖轻抚,没有了焦躁和不安。如同展开细节和流水,与老人进行着看似无所谓意义的话题,从回忆开始,直面现实和未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烈士之家。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老人和80岁的老伴仍住在三间简陋的土坯房屋里。这是村子里最为破旧的房屋,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这个家庭与其他家庭最为本质的区别和特征。惟其这般陈旧,因而如此深刻,历史之所以让人敬畏,其本身就是沉重的象征。这也是村子里最为贫寒的家庭,同时也是最富有的家庭,贫寒与富有,不仅是物质的评判,更重要的是,它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印记,承载着近一个世纪的沧桑。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放眼一览无余,确实找不到任何值钱的家当。抬头,低矮的门楣上方,斑驳的土墙上,整齐地悬挂着三个不同时期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烈士光荣”的匾牌,堂屋的上方,中堂上悬挂着毛主席的大幅画像,画像的两侧,则是用玻璃镶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983年7月1日颁发给老人伯父和父亲的烈士证书,虽然画像和证书已经陈旧,蒙上了岁月的尘埃,在这个简陋的家里,却散发着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这是一种精心的布置,也绝对是老人最为真实的设想和心理,而且富有深刻的寓意。这种布置几十年来不曾改变,对于老人以及这个家庭来说,没有谁比毛主席和他们作为烈士的父辈在他们心中的位置更高。在敬祭先人的堂屋的上方,高山仰止,山高水长。他时常仰望毛主席的画像和先辈的荣耀,这种仰望,是一种信仰,膜拜而虔诚,朴素而恒久。时至今日,当我们有意无意谈到关于信仰、精神、理想、支柱、执着等一些敏感的话题时,为何总是冠以矫情的戏谑、幼稚的嘲弄和忸怩的作秀?这些原本构成厚重生命的命题,为什么总是成为一句空洞的托词,让我们的世界一片茫然?
老人说,我的亲人为革命牺牲,我不埋怨,那时是组织的需要,都不牺牲,怎么能胜利?
老人说,没有共产党,我们一家就绝后了,我的大家庭就没有现在的20多口人;
老人说,政府没有忘记我,每年补助我几千块钱,作为烈士后代,我很知足;
老人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想想人的一辈子,就是那回事;
老人说,我的三房孙子,上了研究生、大学、高中,他们经常打电话回来,我很幸福。
话语萦绕耳边,如清风拂面,沁人心脾。不是唠叨,更不是炫耀,一个80岁耄耋的老人,历经岁月的洗礼积淀过滤之后,每一句无意的叙说、每一件殷实的安慰、每一个自得的表情,都灼痛人心,一次又一次触及着那些我们不敢面对的话题。许是因为脆弱敏感,抑或因为愚懦逃避,当“幸福”的字眼从老人口中说出,及至幸福的意义在老人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那一刻,我彻底崩溃,进而又一次自新。我知道,生命中有许多东西,注定不只是我们的憧憬,也未必那样的遥不可及,只是我们习惯了将注视的目光看得太远,以至远到看不到希望,而忽视了眼前真实的所在,苦痛便接踵而至。我们被围困在自己制造的痛苦的陷阱里,盲从无知着不能自拔,甚至一生,也无法突破重围,活着,没有了目的和意义。
这个春天里一个普通的上午,注定让人深刻。我只是无意地走进,却平静地扰乱了内心的秩序。一个老人,一段历史,一次叙说,一种唤醒;关于苦难,关于信仰,关于生活,关于幸福。没有繁杂的道理哲学,只是简单真实的见证,这样的时刻,我们怎能不会听到自己的心跳?
我不想再表述什么,我的文字已然显得苍白。我在想,假如我还有悲伤,我一定不会再让悲伤染指,即便世界如何热闹喧嚣,哪怕那些失去的将永不会再来,我也不会强求哀怨。好好活着,总会有一种幸福,让人泪流满面。



春暖花开 发表于 2012-4-18 15:40:33

所以,人要学会知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美文 分享感动